2025年財政預算案正式發布,不少投資者都關心在環球挑戰下如何部署2025科創投資組合,再加上最近Deepseek 熱潮而引致環球對AI相關企業的高度關注,是次由香港菁英會創新科技研究會、全民速創、會員事務委員會主辦與香港創科發展協會、GoGBA 港商服務站(福田)、Zeeker一同合辦的「2025 科創投資展望與趨勢」,內容包括主題講座2025年創科投資展望及趨勢,以及FoundFast全民速創初創團隊展示、以及2個嘉賓分享,包括(1)深圳科創優勢 -- AI/低空經濟/文旅的嘉賓分享及(2)中國電動車發展帶來科創機遇。

黃進達:香港與深圳形成緊密合作關係

活動以香港菁英會常務副主席黃進達的歡迎辭揭開序幕,他說:「近年來,全球科技創新浪潮風起雲湧,尤其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以及新能源等領域,新技術、新業態層出不窮,為全球經濟注入咗強勁動力。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同科技創新樞紐,香港一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深圳形成了緊密合作關係。」

香港菁英會, 黃進達,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香港菁英會
香港菁英會常務副主席黃進達:「香港菁英會從2023年開始舉辦香港青年節「全民速創」構思比賽,不斷為香港及內地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洪爲民:期待政府加快新田科技城興建進度

香港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洪爲民教授表示:「從全民速創的創業團隊演示中,發現香港青年不單在創意及技術上有優秀表現,也能夠吸引環球創投資者,值得政府投放資源支持。從剛發表財政預算案中,縱使在資源緊絀的情況下,特區政府仍加大對創新科技的投入,可見特區政府的重視,期待政府可以加快新田科技城的興建進度,令香港有更多發展創科土壤,令創科種籽茁壯成長。」

李煥明:促進初創項目的市場轉化與量產

香港創科協會會長李煥明博士表示:「隨著大灣區平台的深化與跨境合作,將促進初創項目的市場轉化與量產。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及綠色技術的發展,將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多關注。相信香港創科企業有望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魏婷婷:推動深港共同發展

GoGBA港商服務站(福田)諮詢顧問魏婷婷分享深圳市福田區在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港澳青年人才支持以及促進深港企業交流方面的實踐經驗。魏婷婷表示:福田區一直致力於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特別是在加強深港兩地合作、促進資源共享與創新交流方面。她詳細介紹了福田區如何積極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與科技、低空經濟等其他行業的融合,通過創新驅動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魏婷婷還談到了福田區如何為港澳青年提供創新創業機會,以及促進深港人才交流合作,推動深港共同發展。

薛英華:資金投放會更着重於分析每個創新價值的應用性

講者TR Capital合伙人薛英華表示:「創新科技本來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創造新的價值,將這個概念轉化成為一個執行工具,就是統稱的創新科技。這個創新科技能夠自主引導又或者衍生出來的邊際價值就是被投資的核心價值。投資的請就是把這個主導還衍生出來的價值再對比他的成本與效益,簡單而言就是他的總體效益性以及替代性。大部份我們能看到的創新技術都是依附在某一個生態系統所衍生出的一個功能技術,替代性機率非常高。對投資者而言獨特性大大減少,亦直接反映在估值上。當然全新獨有的概念和技術,帶着擁有改變現有技術心態圈的可能性和價值相對比較稀有。市場普遍最大的盲點就是云云眾多的前者包裝成後者,再加一系列從宏觀數據,按照一系列假設係數,將這些的賦能技術價值美妙化。市場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高息美元環境,環球市場結構性調整,資金變得聰明,投資周期和篩選時間表相對變長,會花咁多時間抽絲剝繭。他補充:「人工智能運算大模型,生物醫藥科技的技術突破是大趨勢,從投資角度而言,創新科技並不局限於這兩大板塊,資金投放會更着重於分析每個創新價值的應用性,以及商業化時間和成本,從而推算出項目的退出方法以及周期。」

Ernest Ma:生物技術成為另一投資焦點

講者 Ernest Ma 分享道:「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正在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大型語言模型(LLM)和機器人技術領域,投資者的目光無不聚焦於此。然而,儘管潛力巨大,我們仍需謹慎對待。開發這些先進技術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並非所有項目都能吸引足夠的付費客戶來彌補成本。每週都有新的模型宣稱超越之前被認為領先的技術,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他補充:「對於風險投資(VC)而言,投資基礎AI(foundational AI)項目面臨挑戰。只有擁有強大技術背景的頂尖團隊才能成功籌集資金,但即使是這些團隊的首輪融資,對於許多VC投資者來說也可能過於昂貴,導致參與難度增加。因此,我同事專注GenAI應用層項目。我相信,GenAI將不僅僅是一個獨立話題,而是成為各種軟體應用和硬體產品(如3C電子產品)的標準配置,以提升功能和客戶體驗。隨著技術進步,AI 算力token 成本將大幅下降,GenAI的應用將更加普及和可負擔。除了應用層面,中層領域如GenAI網絡安全和數據優化,以及上游領域如新能源,也蘊藏巨大投資機會。這些領域將受益於AI應用普及化,為投資者提供多元選擇。」生物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GBA)等大中華地區成為另一投資焦點,香港科技園在此領域提供了大量支持。

總結而言,AI和生物技術是當前投資市場熱點。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特別是在AI領域,應關注將GenAI技術有效整合到實際應用中的項目。隨著技術成熟和成本降低,GenAI應用將更廣泛,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機會。

香港菁英會
圖片:香港菁英會
互動環節中,分享嘉賓對2025年創科投資展望樂觀,並表示投資者多喜歡投資在能規模化的非首次創業者的項目

梁栢福:中國汽車企業發展是挑戰也是機遇

Zeekr 香港區總經理梁栢福表示:「世界汽車市場過去一直被歐美日韓等國家遙遙領先。 疫情後中國自主品牌憑新能源汽車,短短兩年瞬間奪回全中國超過一半市場佔有率,並成為世界汽車出口第一大國,甚至零部件,電池,晶片等都反超各國。以吉利汽車為例,過去30年一直鋪墊進化,從合資生產汽油車,後來收購國際汽車品牌,自主設計生產芯片電池,研發AI智能駕駛科技,至今以ZEEKR 純電品牌出海世界市場。在這百年一遇,百花齊放的中國汽車企業發展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值得大家把握。」是日活動約一百人出席,場面熱鬧。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