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有美國ETF發行商把10隻在港上市科技股合稱「Terrific 10」(十大科技股),認為可與美股「科技七雄」比拼。所謂美國 「科技七雄」指蘋果、微軟、谷歌、特斯拉、Meta、英偉達和亞馬遜。中國 「Terrific 10」則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國際。投資這兩類股票,有以下一些需要留意的不同地方:
(1)市場環境
宏觀政策環境
美國政策相對穩定且透明,政策調整通常圍繞市場經濟規律,如稅收政策、貿易政策等對科技企業的影響較為直接。而中國 「Terrific 10」所處的中國市場,政策導向性較強,監管政策的變化可能對企業經營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比如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政策、教育科技領域的雙減政策等。
市場成熟度
美國股市歷史悠久,市場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健全,投資者保護體系成熟,對資訊披露等要求嚴格,市場效率較高,股價相對更能反映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場預期。香港股市雖也較為成熟,但在一些交易制度和市場文化上與美國股市有所不同,而且受內地經濟政策和宏觀環境的影響較大,波動可能相對更頻繁。
(2)行業競爭格局
全球影響力
「科技七雄」 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較大,在各自領域多處於領先地位,如蘋果在智慧手機、亞馬遜在全球電商和雲計算等。「Terrific 10」中的企業雖然在國內市場佔據重要地位,但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與 「科技七雄」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不過在一些新興領域如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等正逐步縮小差距。
競爭優勢
「科技七雄」憑藉技術創新、專利壁壘和強大的研發投入等形成競爭優勢,例如英偉達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技術領先。「Terrific 10」的競爭優勢更多體現在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對本土文化及市場的深刻理解上,像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基於對國內市場的精准把握佔據領先地位。
企業自身特點
業務多元化
「科技七雄」業務多元化程度較高,往往橫跨多個領域,如穀歌不僅有搜尋引擎業務,還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領域廣泛佈局。「Terrific 10」中部分企業也在積極拓展多元化業務,但整體上業務相對更聚焦於特定領域,如中芯國際主要專注於半導體製造。
財務狀況
「科技七雄」盈利能力強,現金流充沛,資產規模龐大,在全球範圍內的營收和利潤增長較為穩定。「Terrific 10」企業的財務狀況差異較大,部分企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利潤增長較快但盈利穩定性可能稍弱,如一些互聯網新經濟企業;而像比亞迪等傳統製造業轉型的科技企業,在前期擴張階段可能面臨較大的資本投入和成本壓力。
(3)匯率風險
「科技七雄」
投資 「科技七雄」主要以美元計價和交易,對於非美元投資者來說,存在美元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如果本幣相對美元升值,投資收益換算成本幣後可能會減少;反之則可能增加。
「Terrific 10」
投資在港上市的 「Terrific 10」主要以港幣計價,港幣與美元掛鉤,但同時也會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人民幣兌港幣匯率的變化會影響投資的實際收益;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說,除了關注港幣與美元的匯率關係,也要考慮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投資的間接影響。
總括而言,投資者不應將「科技七雄」和「Terrific 10」兩者混淆,但「Terrific 10」雖有部份股價也已創出新高,部份則只從多年低位開始發力,或更適合一些喜歡追落後(相對「科技七雄」)的投資者。
作者簡介:陸振球為瀛富資產管理董事、香港恒生大學客席講師、前知名報章財經主編及14本暢銷書作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