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承接新春回暖勢頭,發展商爭分奪秒推盤應市,各區新盤魚貫登場,爭搶市場焦點,瓜分了回流覓盤的二手客源,令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升幅收窄。根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估算,全港50個指標屋苑共錄945組客戶於周末預約睇樓,較上周末的925組上升2.2%,連升兩周,並創近四個周末新高。
北角新盤周六開售在即
按地區劃分,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區指標屋苑的周末預約睇樓量錄兩升一跌,其中港島區升幅較大,該區8個指標屋苑於周末暫錄160組客戶預約睇樓,按周增加6.7%。利嘉閣地產逸樺園分行聯席董事吳玉蘭表示,節日過後隨著業主及買家返港重投市場,康怡花園的預約睇樓量亦逐漸恢復至節日前的正常水平,各區一手新盤爭相在春節後推出,百花齊放,北角新盤周六開售在即,市況熱鬧,部分客人先行考慮新盤,而康怡花園於農曆新年後暫錄約2宗成交,當中減價筍盤能獲市場承接,買家現時主要在市場上尋找低價筍貨。
買家逼使業主擴大議幅,甚或轉投一手市場尋寶
九龍區方面,21個指標屋苑本周末暫錄320組客戶預約睇樓,按周上升4.9%。利嘉閣地產新西九龍豪宅(奧運站)高級區域董事馮樹勳表示,業主與買家對後市觀感趨向兩極,前者認為踏入減息周期,股市走勢穩步向好,對後市看法正面,不輕易向買家妥協折讓手中物業;反觀買家則以發展商採取保守開價推盤為由,逼使業主擴大議幅,甚或轉投一手市場尋寶,二手市況陷入膠著,奧運站及大角咀區本月至今暫錄8宗二手買賣,預約睇樓人數無甚變化,預料短期內二手屋苑仍處「捱打」狀態。
農曆新年後發展商加快推盤進程
至於,新界區21個指標屋苑於本周末暫錄465組客戶預約睇樓,按周下跌1.1%。利嘉閣地產天水圍-嘉湖山莊分行經理蕭啟諾表示,新界區再有新盤以低價登場,全面凍結二手市場,當中嘉湖山莊於二月上半月僅錄8宗買賣成交,天水圍預約睇樓人數也沒有明顯增長,業主叫價持續受壓下也只好減價應戰。利嘉閣地產荃灣-愉景新城首席聯席董事許喜龍則指,農曆新年後發展商加快推盤進程,準買家眼見一手開價貼市,向業主還價力度可謂有恃無恐,導致買賣拉鋸情況嚴重,荃灣區預約睇樓量僅與上周維持相若水平。
各區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及客源變化
地區 (屋苑數量) |
預約睇樓量 (客戶數量) |
客源比例(%) |
||||
本周末 |
按周升跌幅 |
投資者 |
上車客 |
換樓客 |
租客 |
|
港島區 (8) |
160 |
+ 6.7% |
10.9% |
18.1% |
43.0% |
28.0% |
九龍區 (21) |
320 |
+ 4.9% |
8.0% |
26.1% |
35.9% |
30.0% |
新界區 (21) |
465 |
- 1.1% |
8.6% |
35.8% |
25.8% |
29.8% |
全港總計 (50) |
945 |
+ 2.2% |
8.8% |
29.5% |
32.1% |
29.6% |
部分指標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變化
地區 |
屋苑名稱 |
預約睇樓量 (客戶數量) |
客源比例(%) |
||||
本周六、日 |
升跌幅 |
投資者 |
上車客 |
換樓客 |
租客 |
||
港島區 |
|||||||
鰂魚涌 |
康怡花園 |
30 |
+ 20% |
10% |
20% |
40% |
30% |
西灣河 |
鯉景灣 |
15 |
無變化 |
5% |
20% |
50% |
25% |
小西灣 |
藍灣半島 |
10 |
無變化 |
5% |
25% |
40% |
30% |
鴨脷洲 |
海怡半島 |
25 |
+ 25% |
15% |
25% |
40% |
20% |
九龍區 |
|||||||
紅磡 |
海濱南岸 |
15 |
無變化 |
5% |
35% |
35% |
25% |
將軍澳 |
新都城 |
20 |
+ 33% |
5% |
50% |
10% |
35% |
奧運站 |
維港灣 |
10 |
無變化 |
15% |
10% |
45% |
30% |
大角咀 |
港灣豪庭 |
10 |
無變化 |
5% |
40% |
25% |
30% |
荔枝角 |
美孚新村 |
35 |
+ 17% |
10% |
10% |
45% |
35% |
新界區 |
|||||||
沙田 |
沙田第一城 |
45 |
無變化 |
10% |
40% |
10% |
40% |
青衣 |
灝景灣 |
20 |
+ 33% |
5% |
30% |
40% |
25% |
荃灣 |
麗城花園 |
15 |
- 25% |
5% |
30% |
35% |
30% |
元朗 |
YOHO Town |
20 |
- 20% |
10% |
25% |
35% |
30% |
天水圍 |
栢慧豪園 |
20 |
無變化 |
10% |
45% |
20% |
25% |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