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面對退休生活,現時的「老年人」更傾向於提前規劃消費,並重視長期的生活保障和品質,反之,年輕人則可能因為不確定的經濟前景而更加保守,對未來的消費持謹慎態度。
老年人通常有更強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
心理上,老年人通常有更強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這驅動了他們在社交活動和休閒方面的消費,年輕人則因為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對於戀愛和親密關係的投入減少,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消費行為。
這些在消費心態上的變化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階段、經濟環境和社會心理,而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消費行為呈現顯著反差,蓬勃發展的銀髮經濟與年輕人躺平式的消極經濟則形成強烈的對比。
中國人私生活品質調查
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學者聯合進行了一項名為「中國人私生活品質調查」,並在2025年1月發布。這項調查旨在收集和分析中國人關於性生活的相關資料,以探討性觀念的變化和影響因素。這調查收集了7,733份關於性生活的問卷,分析了不同年齡段的性觀念變化。
年輕一代的性活躍度顯著下降
調查顯示,年輕一代的性活躍度顯著下降,尤其是95後(1995年-2003年出生)中,只有約一半的人每週有性生活,頻率低於80後和90初出生的人。此外,在擁有配偶的95後受訪者中,過去一年沒有性生活的男女比率分別為14.6%和10.1%。尤其是00後男性的性觀念趨於保守,女性則相對開放,反而70、80、90後整體性觀念逐漸開放。
性與生育之間的緊密聯繫被強調
性與生育之間的緊密聯繫被強調,調查顯示生育率下降與性觀念的變化密切相關。研究更發現,經濟形勢越差,年輕人的性活躍度越低,不少年輕人及已婚人士在性生活方面的頻率顯著降低,導致生育率下降。反映出經濟與性需求之間的關聯。
這種現象被稱為「性蕭條」
這種現象被稱為「性蕭條」,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性蕭條不僅體現在生理需求的減少上,還反映在情感關係的淡化上。許多年輕人因高房價和生活成本將精力投入工作,忽略了個人情感和性需求。調查顯示,25%的大學生沒有戀愛經歷或意願,突顯了他們對情感的興趣減弱。這種情況使得年輕人在追求職業發展的同時,犧牲了情感生活。
年輕人對性生活的冷淡直接影響了生育意願
老年人對性觀念的開放與年輕人對性關係的保守態度形成對比,年輕人對性生活的冷淡直接影響了生育意願,導致生育率下降,亦進一步反映出經濟結構的變化。筆者認為,這種消費行為的反差不僅影響當前的經濟環境,也可能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市場需求向老年人傾斜
隨著市場需求向老年人傾斜,年輕人對性生活的冷淡和生育意願的降低,可能加劇人口老齡化問題,影響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增長。生育率下降將對經濟長期發展產生影響,這將改變經濟結構,因此深入分析性蕭條現象及其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理解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羅珏瑜為華坊諮詢評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美國評估師協會認可高級評估師(ASA)及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MRICS),軟件工程師學士及財務分析碩士,2019年被美國評估師協會(ASA)評選為年度Rising Star,並於2021年榮獲第三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之創新科技獎,以表揚她把智能估價系統引入市場,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推動業界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