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Norton最新報告闡述香港消費者網上交友的行為特點Norton近日於香港進行一項網上交友詐騙調查,結果顯示25%的現有交友軟件用戶曾成為詐騙目標,當中46%成為受害者,86%遭受金錢損失。
67%香港消費者曾使用交友軟件
現時,網上交友已成為最普遍的交友或尋找伴侶的方法,67%的香港消費者曾使用交友軟件,而目前正在使用的用戶則佔54%。這些正在(或曾經)使用交友軟件的用戶當中,有57%的用戶深信網絡約會開始的關係與面對面所建立關係一樣成功。
18至44歲年齡段最多人使用交友軟件
Norton最新的調查顯示,18至44歲這個年齡段最多人使用交友軟件,其中18至24歲佔86%、25至34歲佔81%,35至44歲則佔84%。使用時間方面,港人平均每週在交友軟件上花近8小時。調查結果亦提到,每四位(25%)使用交友軟件的人中便有一位成為詐騙目標,當中86%遭受金錢損失,平均損失金額為37,608港元,最高達120萬港元。可見網上交友依然是風險重重。
當中86%遭受金錢損失 平均損失金額為37,608元
在網上交友的行為模式方面,許多用戶在使用交友軟件時會對年齡和外貌上進行隱瞞或虛報。調查顯示44%的現有用戶承認曾在約會個人資料中提供虛假年齡,而67%表示曾收到虛假年齡資料。57%表示他們會在約會個人資料中修改自己的照片,而80%則表示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來美化自己的照片。
網上交友最常見的詐騙類型
用戶在使用交友軟件中經常遭遇各種詐騙,尤其以感情詐騙最為普遍。網上交友最常見的詐騙類型分別為:
- 感情詐騙(34%)
- 照片詐騙(30%)
- 虛假疾病或醫療詐騙(25%)
- 釣魚交友詐騙(24%)
28%受害者被騙銀行資料
調查發現,37%的現有交友軟件用戶(34%的現有及曾經使用者)曾向交友軟件平台舉報涉嫌詐騙的用戶。更甚的是,60%的受害者(包括現有及曾經使用者)在詐騙中損失了個人資訊,主要被騙去姓名(59%)、電子郵件(45%)、電話號碼(64%)及年齡(68%);另外,28%的受害者被騙銀行資料,21%則被騙取某些網站的登錄資料。
62%受訪者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美化自己照片
隨著人工智能融入當今社會,人工智能工具在約會世界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目前的交友軟件用戶都表示願意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來改善其網上交友體驗,其中62%的受訪者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來美化自己的照片,59%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攢寫個人資料,55%使用人工智能應用或工具進行約會指導,並創作在約會應用的搭訕對話或開場白。52%的現有用戶表示,他們曾與由人工智能撰寫的內容進行過在線對話。另外,34%現有交友軟件用戶(現有及曾經使用者)表示曾使用過人工智能虛擬形象。
87%認為平台驗證用戶身份非常重要
隨著網上交友安全的意識不斷上升,現有用戶越來越重視強調安全功能的交友平台。目前,29%的用戶表示他們會優先考慮注重安全功能的網絡交友平台,87%的人認為平台驗證用戶身份是非常重要。同時,受訪者在使用交友軟件時也需要保持警惕,高達90%的現有交友軟件用戶會在跟對方見面前,採取一些安全措施,例如在社交媒體或網絡上搜索對方(35%)、進行視訊通話(26%)、與對方通話(34%)、告訴朋友或家人他們的行程(31%)、或在約會時與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位置(31%)。
數據:最不安全的交友軟件是 Badoo 和 Tantan
隨著用戶在多元化的約會應用世界中探索,他們對安全的認知會大大影響他們的選擇。Norton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認為最安全的交友軟件是 Tinder,43% 的受訪者認為它非常安全或較為安全;而最不安全的交友軟件是 Badoo 和 Tantan,26% 的受訪者認為它們十分不安全或不太安全。此外,58% 現有交友軟件用戶表示,他們每週至少會遇到一次可疑的個人資料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