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2024年市況大起大落,而樓市撤辣後已全面改變市場生態,過往十多年的長期逾九成轉手獲利比率已不復存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2024年全港23,318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共15,581宗,佔比達66.8%,較2023年的81.8再跌15個百分點,連跌6年,跌勢加劇,創自2008年以來的17年新低。至於每宗私宅轉手平均賺幅同步連跌6年,僅得24.2%,按年大幅回落21.9個百分點,為自2010年來的15年最少。

去年平手登記的個案有162宗

近年樓市先後受疫情及高息環境衝擊,而去年當局更加全面撤辣,並放寬七成按揭,將樓市及樓價走勢的主導權交回市場自由運作,故去年不論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均進一步急跌,回復未有辣招政策制肘下的波動情況。當中去年平手登記的個案有162宗,佔比按年微降至0.7%。

虧損成交個案則高達7,575宗

而虧損個案則高達7,575宗,佔比由2023年的17.4%大增15.1個百分點至去年的32.5%,可見蝕讓情況急速擴大,料與樓市辣招鬆綁後,出現更多蝕讓套現所致;至於獲利1倍或以上者減少7.5個百分點至29.4%,去年共錄得6,848宗,但仍是佔比最多的獲利幅度分布。

401萬至600萬元的物業明顯跑出

隨著市況反覆及樓價持續回落,去年銀碼介乎401萬至600萬元的物業明顯跑出,成為最主要的買賣對象,共錄得4,848宗獲利登記,而其獲利成功比率亦達最高的69.4%,惟按年跌11.7個百分點;而在部分換樓客入市支持下,801萬至1,000萬元物業獲利比率排第二,達67.5%,共有1,796宗;至於1,001萬至1,200萬元物業則排第3位,達67.4%,共有834宗獲利登記。至於,若以全港三區計算,去年以港島區之獲利比率最高,達68.9%,但按年跌12.7個百分點;而新界及九龍區則分別處於67.2%及64.7%的水平。

嘉湖山莊去年錄得最多的327宗獲利登記

若以屋苑計算,嘉湖山莊去年錄得最多的327宗獲利登記,獲利比率達79.4%,為榜內第3高的獲利比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榜內沒有屋苑能百分之百獲利,名城去年133宗獲利個案,涉及的比率高達88.7%,已是榜內獲利比率之首,反映在沒有辣招制肘下,不易再出現百分百獲利的情況。

日出康每宗轉手個案平均蝕1.3%

至於,另外兩個獲利比率相對較高的屋苑分別是維景灣畔的86.5%及嘉湖山莊的79.4%。若以每宗轉手個案平均賺蝕幅度計,榜內錄得日出康城需要蝕1.3%,表現最差,而維景灣畔的60%已是榜內最高賺幅者,其次是嘉湖山莊的52.2%賺幅。

陳海潮指出,踏入2025年,樓市走勢仍然波動,樓價料亦表現反覆,業主在沒有辣稅綑綁下,賣樓套現的靈活度大增,故預期今年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將維持相應波動的情況,惟冀下半年在市況轉穩及全年樓價仍有機會靠穩微升5%支持下,料2025年轉手獲利比率可以微增至處於70%水平,而平均賺幅也望微升至26%。

2024年二手私宅獲利登記最多屋苑

屋苑名稱

獲利買賣

登記宗數

整體二手買賣

登記宗數

獲利成功比率

每宗轉手個案

平均賺蝕幅度

嘉湖山莊

327

412

79.4%

52.2%

日出康城

203

575

35.3%

1.3%

美孚新邨

178

260

68.5%

29.9%

沙田第一城

172

239

72.0%

37.6%

太古城

167

228

73.2%

33.4%

愉景灣

162

227

71.4%

23.2%

維景灣畔

147

170

86.5%

60.0%

黃埔花園

140

186

75.3%

43.3%

名城

133

150

88.7%

25.1%

映灣園

130

166

78.3%

47.6%

資料提供:土地註冊處及利嘉閣地產研究部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