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承接上回,今日續談「上升三角形」形態,會以股指或個股的兩個或以上的高位連成一線,作為此形態的頂部;再以股指或個股的兩個或以上的低位連成一線,作為此形態的底部。
缺乏耐性的投資者逐漸離場
論到頂部,會是「平頂」,所以當兩個或以上的高位連成一線時,這高位要在相若水平。至於底部,誠如上回指出,需要一底高於前一底,令底線是左至右從下而上的斜線。與其他整固形態相近,缺乏耐性的投資者逐漸離場,同時其他投資者視之為「悶市」,所以進場意欲低,相對成交金額或成交量減少。
遇上「上升三角形」的底線
倘若遇上「上升三角形」的底線,與水平線產生角度偏小,底線需要較長日子才能與頂線匯聚,意味著「悶市」維持日子偏長,那時成交額或成交量降至低水平後,會見交投淡靜。故此當交投見異動,便會非常顯眼,屆時成功上破頂線後續升機會大,如此情況投資者應把握入市時機。
以中興通訊為例解說
以中興通訊 (0763) 為例,於2024年2月5日低見13.32元 (為2022年10月13日以來最低) 後,股價漸見上揚,至3月4日高見18.38元,與2023年11月22日高見18.40元相若,屬於接近兩個半月的阻力位。
之後再於2024年5月16日高見18.30元,以及6月20日高見18.18元,證明由2023年11月23日計起,長近七個月股價受制於18.40元,可視為「上升三角形」形態的頂線位置。
「上升三角形」形態已歷時超過三個半月
再看底線,自2024年3月4日高見18.38元後股價回落,至4月5日低見14.66元,接著在4月16日、5月31日和6月25日分別低見15.10、16.06和16.52元,一底高於前一底,將她們連成一線,會見左至右從下而上的趨勢。從3月4日至6月25日,這個「上升三角形」形態已歷時超過三個半月。
有別於「矩形 / 長方形」形態
一般多於一個月已屬歷時較長的整固期,不過有別於「矩形 / 長方形」形態,區間操作成效漸見欠佳,若於2024年4月5日低見14.66元進場,至5月16日高見18.30元的賬面回報率為24.83%,算是不俗。不過若再於5月31日低見16.06元進場,至6月20日高見18.18元,賬面回報率降至13.20%。
成交量減少有跡可尋
故此成交量減少有跡可尋,於3月4日約3,009萬股,至6月20日約998萬股,降至不足1/3。再看6月25日約660萬股,又較約998萬股減逾1/3。可見若遇上「上升三角形」形態,需要高度耐性,放進股份觀察名單為佳。
最終在2024年7月9日大升近一成 (17.12 → 19.00元),收市位又較18.40元高出超過3.00%,當日成交量約3,564萬股,較3月4日約3,009萬股多出近兩成,反映當時成功上破「上升三角形」機會大。
於19.00元進場明顯是「高追」
問題在於19.00元進場明顯是「高追」,若於3月4日高見18.38元和4月5日低見14.66元,差距是3.72元作為「潛在升幅」考量,目標價約為22.00元 (18.38 + 3.72),相距19.00元不足16.00%,少於兩成證明應在低於19.00元考慮進場為佳,理應股價在「頂線」位置18.40元水平行動,實際在9月27日收高於18.40元,升勢才真正展開。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