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本地債券市場將受惠於美國寬鬆貨幣政策週期及亞太區內央行政策利率下調。施羅德投資亞洲固定收益投資團隊將概述在2025年繼續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發展的關鍵主題,以及最具吸引力的潛在投資機遇。

2025年預期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關鍵主題

儘管波動性較高,亞洲債券在2024年展現出高度韌性。截至2024年11月27日,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錄得 6.3% 的回報,而以美元計算,Markit iBoxx 亞洲本地債券指數則錄得 2.7% 的回報[1]。由於美元孳息率高企及美元持續強勢,美元信貸表現領先本地貨幣債券。

隨著通脹回歸目標水平:亞洲各國央行有更多減息空間

亞洲利率將受惠於美國聯邦儲備局 ( 聯儲局) 的減息週期,因為區內央行很可能隨之下調政策利率。區內大多數國家的通脹已回歸到目標水平,實際利率亦開始上漲。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聯邦基金利率的走向變得更加明確,亞洲貨幣的潛在壓力有所減少,南韓央行於 2024 年 11 月 28 日連續減息兩個月,以減輕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

對於聯儲局進一步減息的預期,將讓各國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能更加著重於當地的國內經濟增長、通脹和金融體系穩定性等因素,整體上惠及亞洲債券。

隨著利率差異收窄:美元可能走軟

美國的整體經濟指標仍顯示當地勞動力市場穩健再平衡的趨勢,這應會支持聯儲局逐步放寬其貨幣政策。在經濟「軟著陸」的情況下,施羅德投資認為美元有機會隨著美國與亞洲之間的息差收窄而走軟。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出口商以美元結算的盈利保持強勁,並早前預期美元將進一步顯著走強。然而,如今美元前景受到挑戰,於是更多企業可能會將持有的美元轉換為亞洲本地貨幣,或透過外匯遠期交易對沖美元風險,因此施羅德投資預期亞洲貨幣將於2025 年找到穩定的立足點。

亞洲增長前景改善:支持市場風險情緒

在持續通縮、貨幣政策放寬、財政刺激措施及科技推動出口上揚的驅動下,預期亞洲經濟增長將會持續。東南亞的增長前景尤其樂觀,因為該地區在資訊科技 (IT)、人工智能 (AI) 及電子產品供應鏈中處於下游位置,因而受惠於有利的貿易走向。此外,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政策方向出現重大轉變後,中國内地的經濟增長正逐漸回穩。 整體而言,施羅德投資相信這增長趨勢將提升亞洲主權及企業的基本面,以及區内債券市場的風險情緒。

2025年最具吸引力的潛在投資機遇

由於市場已認清減息的預期,加上債券估值變得更便宜,施羅德投資有望適度增加債券存續期,並偏好配置印尼、印度、中國內地及美國。

儘管美元在中期內仍有可能走軟,但強勁的美國經濟增長及特朗普政策帶來的通貨再膨脹潛力,可能會限制美元在短期內的下行風險。因此,我們繼續衡量亞洲貨幣相關風險,專注於相對價值交易,並青睞區内以本地為導向的高收益貨幣,如印尼盾及印度盧比等,並以菲律賓披索、泰銖及歐元的短倉提供投資資金。

對科技和菲律賓企業持審慎態度

雖然亞洲信貸利差處於緊縮水平,但施羅德投資認為並無根本理由令息差大幅擴闊,而違約率亦可能於 2025 年進一步下降。施羅德投資對金融、印度可再生能源、電訊、澳門博彩及中國消費等行業持正面看法。然而,施羅德投資對科技和菲律賓企業持審慎態度。

總括而言,目前亞洲通脹穩定並達到目標水平,同時因應美國寬鬆週期及區內央行政策利率下調,這為亞洲本地債券市場創造有利環境。在通縮、貨幣政策放寬、財政刺激措施及科技帶動出口急升的推動下,亞洲經濟增長前景樂觀。此外,近期印度及南韓政府債券被納入指數,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亞洲債券的認同與日俱增,這鞏固了亞洲本地債券的吸引力,長遠而言有望吸引大量結構性資金流入。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