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宏觀經濟前景看來不俗,但股價或已消化大部分利好因素,美國大型股今年面臨的挑戰可能超越現時的市場共識預測。如果沒有出現意料之外的危機,我們預期今年全球環境可望好轉,令美國大型企業的盈利面對競爭,並削弱它們的動力。
保持股票投資組合多元化
從策略性投資角度而言,為保持股票投資組合多元化,避免同時集中持有大型增長股及美國市場是審慎之舉。事實上,在多項長線股票回報預測中,以絕對回報和相對回報計算,美國股市目前的整體評分遜色。
宜放眼於不同行業
行業方面,各個行業的定價反映其週期性前景不一。多數科技和工業股的定價預示前景亮麗,而投資者對消費能力的擔憂及偏好改變則導致非必需性消費品和必需性消費品承壓。金融業的動力和估值俱佳,從歷史角度來說仍處合理水平。市場普遍認為美國金融股能受惠於放寬監管及活躍的資本市場,其實歐洲金融股現時的股東回報可觀,而寬鬆政策帶來上升空間,消費者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防禦力甚高,形成適度的再槓桿化週期。
至於因素分析方面,對比近年主導回報的增長股和大型股驅動因素,側重於價值股和小型公司應可創造顯著的多元化優勢,也可受惠於市場盈利增長擴闊的趨勢。歐洲的估值差距尤其明顯,投資者對週期性前景的取態審慎,導致市場估值最低的範疇的風險溢價上升。歐、美、英三個市場的小型股估值折讓處於歷史最高位。
最後,與減碳有關的公司特別不獲巿場看好,而特朗普當選加劇這股趨勢,繼而令一些結構性增長潛力強勁的優秀公司成為投資良機,例如電池製造商,以及向人工智能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提供電力方案的創新供應商。
三個原因較看好新興市場股票
宏觀環境變化莫測,傳統預測可能較為看好新興市場股票的前景,原因有三。
- 首先,美國利率走勢明顯向下,利好大部分承險資產類別,特別是新興市場股票等貝他系數較高的資產。
- 其次,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經濟這股全球主要增長動力將持續擴張。美國減息與強勁的經濟兩者發揮的共同作用,通常能為新興市場股票帶來相當正面的動力。
- 最後,新興市場股票的估值相當吸引:與過往水平、整體已發展市場股票,以及美國股票比較,新興市場估值偏低。
特朗普是主要不確定因素
特朗普勝出美國大選仍是主要的不確定因素。從經濟角度而言,關稅措施是特朗普施政和談判策略的核心,特別是針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然而,中國一直有落實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有助減輕關稅的影響。在中國的出口巿場中,美國的比重已從2012年的20%跌至2023年的13%。因此,即使美國加徵關稅不利中國,但預計不會形成重大威脅。同時,中國最近與印度簽訂邊界協議,加上習近平早前訪問巴西,均屬中國行之已久的出口市場多元化政策,有助避免完全依賴美國。
墨西哥有85%的出口輸往美國,但基於兩國的共同利益,雙方可望受惠於擴大現有貿易規模、簽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加強美墨邊境控制,以及打擊芬太尼實驗室和販毒集團的措施。
由下而上投資機會充裕
其實,對中國、印度和墨西哥最重要的並非美國政府的政策,而是中、印、墨自身的政策;相同情況適用於其他新興市場。中國在2024年下半年採取迫切行動支持經濟,同時穩定房市和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此外,中國企業的估值便宜,加上公司管理層和持有人透過改善營運來應對嚴峻的環境,並以派息和回購股份向股東發還更多資本,令疲弱的「由上而下」主題與非常吸引的「由下而上」選股機會同時出現。
而亞洲其他地區可以稱為「全球的人工智能工廠」。投資者能以相當於美國估值倍數的一部分,透過買入亞洲股票而參與人工智能革命。大部分亞洲區(中國除外)市場也能受惠於供應鏈重組的穩定趨勢,特別是由中國轉移至東協國家。
換言之,新興市場仍有大量吸引的由下而上選股機會,雖然當中亦有較乏力的主題,例如巴西或墨西哥,當地監管、經濟和財政政策欠佳持續成為不利因素。
作者簡介:李玉麗 李玉麗女士是晉達資產管理駐香港的大中華零售業務主管,負責管理和推動晉達大中華地區的零售業務。在加入晉達資產管理前,她曾於安聯投資、高盛私人財富管理公司等公司任職,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李女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並擁有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