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天氣預報|寒冷天氣警告及紅色火災危險警告生效,受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今明兩日華南沿岸早上持續寒冷,該區天晴乾燥,內陸地區早晚嚴寒,日夜溫差頗大。隨著該季候風在下週初被一股偏東氣流取代,廣東沿岸雲量增多,氣溫稍為回升。預料一股東北季候風會在下週中後期影響廣東,該區天氣相當清涼,天色好轉。
周六香港天氣概況
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正為廣東帶來普遍晴朗的天氣。本港今早(1月11日)天氣寒冷,截至上午8時30分,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1.5度,是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
本港地區今日天氣預測:大致天晴。早上寒冷。日間非常乾燥,最高氣溫約17度。吹和緩至清勁北至東北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
香港天氣預報
展望:明早(1月12日)仍然寒冷,日夜溫差頗大。日間非常乾燥。星期一早上相當清涼,隨後一兩日雲量增多,氣溫稍為回升。
九天天氣預報
深圳天氣預報
周末不少香港人都北上,深圳市氣象局預計1月11-12日受冷空氣持續影響,晴朗干燥,最低氣溫8-9℃,北部和高地再低一些,早晚寒冷,晝夜溫差大,其中11日最大陣風6-7級,氣溫9-17℃;13日濕度加大,晴天轉多雲;14-15日多雲偶有零星小雨,最低氣溫明顯回升;展望16日前後新一股冷空氣影響。請注意做好防寒、防風、防一氧化碳中毒以及防火、用火用電安全管理等工作。
天氣寒冷市民應注意健康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表示,由於天氣寒冷,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健康。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提醒市民,寒冷天氣容易引起或加劇疾病,長者、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其他長期病患者應特別小心。
發言人解釋:「長者皮下脂肪較少,體溫調節機能減退,在寒冷天氣下,身體可能未能對氣溫下降作出適當反應。」
部分長者可能因為行動不便以致身體產生及保存熱能的能力減低。長者如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等,會令他們體弱及減慢新陳代謝率,因而減少製造熱能。此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臟病等長期病患者,亦會較易因氣溫驟降而令病情惡化。
預防措施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留意天氣預報,因應需要加穿禦寒衣物,包括帽、頸巾、手套及襪等;
- 進食足夠的食物,攝取充足的熱量;
- 經常做適量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
- 逗留在溫暖的環境內,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
- 使用保暖電器時要注意安全,室內亦應保持空氣流通;及
- 如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
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此外,市民應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發言人說:「酒精會令血管擴張,不但不能保暖,更令身體流失熱量,使人感到寒冷。」
發言人補充:「家長應確保嬰兒穿著足夠衣物保暖,但宜輕巧,以防嬰兒過熱。」
本地有感地震
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下午2時40分廣東汕尾以南海域發生一次 4.2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1.30度,東經115.72度附近,即香港天文台之東南約200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南約20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