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經管學院今日(1月9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5》,深入探討了香港經濟領域的各個層面,當中涵蓋主題包括強積金制度。研究結果揭示了導致強積金表現欠佳的三個主要原因。積金局對《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中有關強積金制度的建議作出回應。

強積金真的「強」嗎?對香港強積金制度的適時回顧

過去25年來,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成功鼓勵家庭參與證券市場,它同時在推動香港的普惠金融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強積金因其年化回報率偏低而一直備受批評。研究結果揭示了導致強積金表現欠佳的三個主要原因:

  1. 資產配置過於保守;
  2. 即使考慮到資產配置因素,強積金產品質素差;以及
  3. 費用高昂。

隨著積金易平台即將推出,不同強積金計劃將可以整合到統一數碼制度中,這正好提供一個有利時機,對香港的主要退休儲蓄制度作出重大改進。

強積金採用市場為本框架,而政府在當中扮演促進者和監管者的角色。港大經管學院因此向政府提出四項建議。

港大經管學院四項建議

  • 首先,政府可以修訂預設投資策略以進一步降低費率,而積金局亦可以邀請收費較低的新服務供應商進入市場。
  • 其次,政府應積極監察資產配置,透過採取規定性措施、推廣理財教育及篩選強積金資訊,協助市場參與者了解強積金複雜的投資產品空間。
  • 第三,政府可以開拓強積金的產品空間,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 最後,積金局應提高數據透明度,並善用其數據資源進行分析。

將香港定位為區域內的財富管理中心

港大經管學院金融學副教授關穎倫教授和太明珠教授撰寫了有關強積金制度文章,並表示:「強積金是香港普及金融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然而強積金回報表現一直強差人意。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導致強積金表現欠佳的三個主要原因,包括資產配置過於保守;即使考慮到資產配置因素,強積金產品質素差;以及費用高昂。隨著積金易平台即將推出,這正好提供一個有利的契機對香港的主要退休儲蓄制度作出重大改進。政府亦可藉此強化金融服務生態圈,吸引更多資本,並將香港定位為區域內的財富管理中心。」

積金局:一直致力持續優化強積金制度

就港大發表的《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中有關強積金制度的建議,積金局回應如下:

積金局一直致力持續優化強積金制度。局方歡迎社會各界就退休保障及強積金制度提出建議,並一直積極與各持份者保持溝通,聽取意見。

就《綠皮書》稱強積金市場缺乏充足競爭,積金局強調強積金市場一直保持開放,成為核准受託人的要求及指引公平公開,任何符合資格的機構均可按各自的商業考慮申請成為受託人。現時強積金制度下共有12個受託人,在24個強積金計劃下提供共超過370個基金供計劃成員選擇,透過市場競爭為計劃成員提供更佳的服務及投資產品。同時,局方除鼓勵受託人在符合計劃成員的利益下,透過合併強積金計劃及基金等方式,提高基金的成本效益外,亦有行之有效的機制監管及審批基金,確保新基金的投資目標不會與相關計劃現有的產品重疊,並有考慮運用指數基金選項執行投資目標的配置。

「積金易」平台加強行業競爭

積金局致力促進市場競爭。除了持續提升計劃管治及基金表現透明度,推出「積金易」平台可降低潛在強積金服務提供者進入市場的行政門檻,加強行業競爭,令受託人聚焦產品創新,進一步提升服務。而現時強積金資產中,超過七成已經可以讓計劃成員在市場上自由轉換受託人及計劃。以在2012年實施的強積金「僱員自選安排」(俗稱「半自由行」)為例,至今已進行了約一百萬宗轉移強積金的交易,可見市場機制健康發展。 積金局今年內將會為強積金「全自由行」制定具體方案,這項改革措施將會進一步提升僱員的自主權,支持打工仔女更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強積金投資,有助激活市場競爭,預計將會進一步創造減費空間。

股票佔強積金資產的比例為67%

至於港大在《綠皮書》中,指強積金有55%投資在股票類型的資產,積金局需澄清股票佔強積金資產的比例為67%,而該比例從2009年下半年起一直為
60%或以上。

積金局同時強調,強積金制度整體資產分配是反映400多萬計劃成員集體投資決定的平均數,只是一個概括的統計數字。每位計劃成員的資產分配亦因應各
自不同的人生階段、投資目標、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所以難以一概而論分配屬於高或低。

平均「基金開支比率」降至1.39%

就強積金費用方面,積金局多年來本著以計劃成員利益為先的原則,竭盡所能推動減費,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強積金「半自由行」,在2017年推出設有收費上限及自動「隨齡降險」調節機制的「預設投資策略」,以及提升基金收費透明度、促進業界競爭、要求受託人從「物有所值」的角度考慮基金的投資表現及制訂五年計劃促進基金減費等措施,從而創造收費下調空間。現時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由2007年的2.1%大幅降至2024年11月底的1.39%,降幅達三分之一,反映有關措施的成效。

預期可以進一步降低強積金收費

《綠皮書》指「積金易」平台即將推出。事實上,隨著「積金易」已於去年中正式開始運作,局方預期可以進一步降低強積金收費。「積金易」運作首兩年
行政費會平均降低約36%;平台運作首十年,行政費水平將逐步下降到20至25點子,相等於行政費降低約41%至55%。而有關法例亦已規定,當強積金計劃加入「積金易」後,相關DIS基金的收費上限將由資產淨值的0.95%,下降至0.85%。

投資回報方面,自DIS在2017年4月1日推出至2024年11月底,旗下的核心累積基金平均年率化淨回報達6.3%。沒有時間或缺乏投資知識管理強積金投資的打工仔女,積金局鼓勵他們考慮這個簡單易明、物有所值又能分散投資於環球不同資產市場的強積金選擇。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