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將會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一年!特朗普上場後全場政局有何變化?息口如何走向又如何影響投資市場?太多不確定性存在,投資者如何自處?瑞士百達財富管理發佈其2025年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展望以及高確信度的投資策略,可作參考。
瑞士百達:世界正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兼研究主管陳東表示,2025年伊始,世界正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主要受惠於週期性和結構性雙重利好因素,以及聯儲局開啟貨幣政策寬鬆週期。儘管預計美國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但瑞士百達的基本預測情景是增長仍將保持韌性,經濟衰退概率較低。
相比之下,歐洲和中國則面臨逆風,這兩大經濟體正努力應對各自製造業的疲軟和內部經濟壓力,而歐洲核心地區的政治不確定性更為其經濟困境增添複雜性。「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候任總統特朗普的高額關稅、減稅、放鬆監管、提高政府效率和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或將加劇全球經濟分化,至少在短期內將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同時貿易關稅則會對歐洲和中國造成衝擊。雖然未來形勢的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但出現積極變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如貿易戰爆發將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衝擊
例如,若烏克蘭局勢迎來和平轉機,或歐元區政治穩定性提升,尤其是2月份德國大選有望成為重新穩定局勢的重要催化劑。若美國政策對赤字的負面衝擊低於市場預期,美國國債的投資價值或將有望提升。與此同時,極端的負面情況亦有可能出現,例如,如果貿易戰爆發,則將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衝擊。
陳東表示,核心配置對於投資組合保持韌性至關重要,有助於把握基本預測情景下呈現的投資機遇,並基於對特定市場及細分板塊所持的高確信度立場,為投資者創造額外價值。此外,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可讓投資者能夠從容應對各類意外情景,無論利好抑或利空。
全球經濟:增長受到結構性利好因素支撐,但關稅或會改變收支平衡
在美國,經濟在週期性(移民)和結構性(生產力)的推動下進入大選。瑞士百達預計2025年經濟增長將放緩但穩健,GDP預計增長2.3%。關稅將影響稍後的增長,但財政政策應該會抵消這種拖累。
歐元區增長動能預計來自兩方面
至於歐元區,瑞士百達預計經濟將延續溫和擴張態勢,GDP增長率為1%,財政緊縮政策疊加貿易不確定性構成主要阻力。增長動能預計來自兩方面:
- 一是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高企的儲蓄率推動家庭消費;
- 二是貨幣政策延續寬鬆基調
中國方面,在額外 20% 關稅的基準情景下,瑞士百達預計 GDP 增長 4.5%。若額外徵收 60% 的關稅,增長可能會接近4%。關稅可能會嚴重影響中國出口,但透過改變出口路線可以部分減輕影響。刺激措施可以抵消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加徵20%關稅的負面影響。然而,額外的 60% 關稅成本太高,難以抵消。無論如何,中國都可能會對美國的貿易關稅進行報復。
美國和歐洲通脹形勢不同
在美國,預計核心通脹將在2025年上升至2.5%,取決於關稅的具體實施。如果關稅範圍廣泛(即實施全面關稅),將會對通脹產生很大影響;而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內實施的關稅是有針對性的,其影響相對溫和。
在歐洲,預計核心通脹將於2025年底前逐漸趨向2%。預計去通脹將會持續。在瑞士百達的基準情景中,瑞士百達預計與美國的貿易緊張關係將帶來適度的通脹上行壓力,但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特別是,歐元進一步貶值和更高的貿易關稅可能意味著通脹將比預期更具黏性。
對資產類別的影響如下:
現金不再為王
現金收益不如債券收益有吸引力。甚至在 11 月大選之前,現金收益率的下降速度已快於企業債券,凸顯了投資格局的變化。這意味著企業債券變得愈來愈有吸引力。
固定收益:歐元/瑞士法郎投資級債劵較美元投資級債券更具吸引力
雖然減息意味著現金收益率將大幅下滑,甚至在扣除通脹因素後可能轉為負值,但歐洲政府債券在2025年或將繼續提供正實際回報。歐元區投資級企業債券將有望受惠於今年歐洲隔夜利率的顯著下調。
雖然歐元區企業債券可能無法享受與美國同業相當的經濟利好,但不利因素(主要源於美國關稅政策和政治不確定性)對優質發行人的衝擊應在可控範圍內。相比之下,考慮到日本可能進入加息週期且央行縮減國債購買規模,瑞士百達對日本債券市場的表現潛力持謹慎態度。
股票:良性宏觀環境有望支持股票增長和當前估值
相較於歐元區和新興市場,我們更偏好美股和日股。美元持續走強、增長指標領先、減稅以及監管放鬆預期升溫等多重利好因素,令美國風險資產更具配置價值。
美國市場估值(尤其是科技板塊)雖處於高位,但可觀的自由現金流對當前估值水平形成有力支撐。瑞士百達堅信應審慎選股,重點關注現金流充裕、資產負債表穩健且債務敞口低的企業,因為這些公司是經證明有能力產生大量自由現金流的「現金機器」。這類企業普遍具備扎實的財務基礎,包括良好的淨債務與EBITDA比率等財務指標。
有望為美國金融股帶來顯著利好
監管環境趨松、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改善以及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的預期,有望為美國金融股帶來顯著利好。
瑞士百達預計日本今年GDP增長將有所改善,日本股市有望得到提振。此外,日本企業盈利增長預期處於合理區間,估值接近長期平均水平。日本國債收益率上行趨勢有望持續為金融板塊提供支撐。相較而言,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美元持續走強,疊加市場普遍樂觀的盈利預期,令瑞士百達對新興市場股票維持審慎立場。
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前景
增長放緩和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可能會在 2025 年給亞洲股市帶來壓力。然而,由於主要由台灣和印度推動的盈利增長仍然強勁,亞洲(日本除外)到年底前可能會實現約 10% 的價格回報(以美元計),儘管估值略有下降。
在主要區域市場中,台灣可能會繼續受惠於人工智能投資的繁榮。預計中國和印度的表現與該地區整體表現基本一致,因此建議採取中性立場,但關於中國的不確定性很高。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以及中國政府的反應可能會導致中國股市估值和盈利前景大幅波動。南韓和東盟這兩個往往對美國利率和美元走強最為敏感的亞洲市場,在美元強勢的環境下今年可能會出現溫和的上漲。由於非人工智能技術需求放緩和政治不穩定,南韓亦可能表現不佳,這可能會延長所謂的「韓國折扣」。
在市場高度不可預測的環境下,投資組合構建至關重要
核心配置對於確保投資組合的中長期韌性至關重要。
瑞士百達對2025年三大核心確信立場:青睞現金充裕的企業和金融企業,從逐漸活躍的併購市場中獲利,以及從私募股權市場復甦中受惠。
青睞現金充裕的企業和金融企業
美國企業減稅前景具有顯著吸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需首先實現盈利才能從減稅政策中受惠。此外,在利率水平相對偏高的環境中,高負債企業可能面臨重大挑戰,融資成本上升或將影響其財務穩定性。
基於上述考量,瑞士百達預計美國企業稅率下調和放鬆監管的前景將為美國股市提供支撐,但瑞士百達亦堅定認為仍需謹慎選股。在股票投資方面,瑞士百達偏好現金流充裕、資產負債表穩健且債務敞口低的企業。瑞士百達還尤其關注美國金融公司,因其有望從潛在的監管放鬆中獲益,並且與國內經濟關聯緊密。
從逐漸活躍的併購市場中獲利
得益於有利的經濟條件、強勁的盈利增長以及金融服務業的管制放鬆等積極因素,企業管理層持樂觀展望,自2021年以來持續低迷的併購活動預計將得以重振。
總併購交易量預計將顯著提升,高企的股票估值水平為企業提供了更多以股權融資方式完成交易的可能性,但採用選擇性策略來識別潛在的併購目標至關重要。
從私募股權市場復甦中受惠
在經濟和盈利穩健增長、監管環境改善以及私募市場准入門檻降低的背景下,瑞士百達預計私募股權投資將重獲投資者青睞。
監管放鬆有望極大惠及中小型企業,而該類企業正是私募股權資產類別中佔比最大的細分板塊。
由於政策影響難以預測,瑞士百達認為私募股權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監管規則和市場環境,令投資者能夠更好地把握機遇並降低風險。
靈活應對意外情況
鑒於當前經濟和市場環境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建議在投資組合中預留一定倉位以應對意外情景。針對潛在的利空,瑞士百達傾向於配置黃金和瑞士法郎等避險資產。為應對意外利好,例如歐洲經濟前景改善或美國財政政策回歸審慎,瑞士百達維持對歐股和美國國債的配置靈活度。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