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善用科技不僅關乎道德責任,更蘊藏龐大的商機。科技正以啟發思考的方式全面提升人類的創造力。以意圖主導的科技正在崛起,展望未來數載,科技不僅將成為創造正面影響的工具,更將徹底重新定義我們 對「成功」的理解。新年伊始,亞馬遜首席技術 Werner Vogels 博士分享了以下五大技術趨勢預測。 

1. 使命驅動的勞動人口

未來的勞動人口將以使命感為導向,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能對社會和環境產生正面影響的工作。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尤其重視工作中的意義與價值,願意為此接受較低的薪酬。可持續發展職位的需求正在上升,如環境健康與安全經理和可持續發展分析師。

2. 能源效率推動創新

全球能源需求上升與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促使能源生產、儲存及使用模式轉型。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興起,核能技術如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s)也重新獲得關注。未來,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問題需要透過提升基建來解決。

3. 科技還原真相

隨著虛假資訊的蔓延,科技將成為查證事實的重要工具。開源情報(OSINT)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有效遏制錯誤資訊的傳播,重建公眾對傳統新聞的信任。事實驗證工具的普及將提升資訊的透明度和準確性。

4. 去中心化的災難韌性

在災難管理方面,以社區為中心的數據共享正在興起。社區成員利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收集並共享資訊,實現更靈活的應對模式。這種去中心化的韌性體系能快速響應災害,提升應急管理能力。

5. 意圖主導的消費科技

隨著人們對科技的依賴加深,越來越多的消費科技產品將促進有意識的使用和深度思考。新型設備如極簡手機和電子書閱讀器鼓勵用戶專注於核心任務,改善與科技的關係。

審慎選擇科技使用

面對數碼干擾的挑戰,全球掀起了「有意識地斷網」和 「審慎選擇科技使用」的運動。多地學校實施手機禁令,效果顯著。例如,波特蘭 Grant 高中的學生在午餐時恢復了面對面交流,課堂專注度提升, 校園欺淩減少。成年人之間也興起了「強制斷網」的趨勢,如阿姆斯特丹的 Offline Club,為人們提供 了一個遠離數碼干擾的空間。 

未來的科技將不僅是工具,更是重塑社會和個人價值觀的重要力量。企業和個人都需要適應這些變化,以實現更可持續和有意義的未來。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