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攻略】上回談到2024年按揭市場最活躍限於政府上半年全面「撤辣」後的一段為期兩三個月的「小陽春」,至九月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後,其對市場的提振效果有限。今回我們將集中展望市場在2025年的動向。
按市跟樓市唇亡齒寒
按市跟樓市唇亡齒寒,樓市表現不佳,自然少一手二手樓盤買賣,按揭申請及獲批宗數也會相應減少;而銀行估值偏低,亦會令業主做轉按或現契套現的意欲減低。縱觀本港樓市,坊間對於市場來年的表現有分歧。較悲觀者主要擔心美國新政府上場的政策會打擊市場情緒。
每次本地銀行均宣布跟減
雖然聯儲局在九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三次減息,每次本地銀行均宣布跟減,但即使實際按息在2024年輾轉由4.125厘下調至3.5厘,其減息效應由九月至今還是不太顯著,坊間預估來年減息步伐將會收慢至全年只減息兩次,共0.5厘,美國新政府可能會推出各類激進的貿易保護政策,故淡友不敢高估來年的經濟發展,即使國家和本港政府可能偶有新舉措,其「政策市」的刺激效果亦可能較為短暫。
本地樓市的供求情況分析
其次乃本地樓市的供求情況,以新樓為例,今年一手樓成交量預計約1.6萬宗,但目前的庫存量為大約十萬個單位,就算往後完全停建新樓,假如成交量維持在相同水平,也要大約6.5年才能完全消化。經濟市道不佳,負資產數字處高位,潛在買家不看好經濟前景而選擇觀望,發展商新盤開賣時自然不敢定價太進取,以免有價無市,而新盤平售亦會倒過來給予二手市場壓力。
預計2025年「買平過租」情況更普遍
當然,如樓價繼續在底位徘徊而租金指數又繼續上升的話,預計2025年「買平過租」的情況會更加普遍。反映二手大型屋苑租金水平的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在11月份就錄得123.22,雖比9月份創下五年新高的123.94稍低,但仍處高水平,如樓市和租金走勢持續不變,或多或少會釋放這類潛在買家的購買力。不過可以預期這批買家的影響力有限,不足以改變整體樓市走勢。
全年的樓價增長可以達到3至5%
惟另一邊廂,也有分析較看重減息周期的影響力,認為即使美國減息步伐收慢,本地銀行的回應都是「加慢減快」,只要準買家的入市難度不斷降低,還是有利於改善大市氣氛。有分析就預期來年一手樓交投量可以上望1.8萬宗,二手樓則有4.2萬宗,全年的樓價增長可以達到3至5%。
一手物業的批出宗數暫是全年低位
根據金管局數據,今年九月份和十月份的每月住宅按揭貸款申請宗數均錄得跌幅,一手物業和二手物業的批出宗數都分別由第二季的全年高峰回落至983宗和2,610宗,其中一手物業的批出宗數更暫是全年低位(十一和十二月份數據尚未公布)。
在轉按市場方面,昔日銀行愛以轉按催谷按揭業務,全盛時期給予客戶的現金回贈曾高達2.3厘,但2024年銀行削減優惠,轉按宗數自二月起維持約550至670宗之間,佔整體按揭貸款個案約一至兩成。
樓市回暖可帶動新造按揭和轉按市場
如果來年市場如分析所料持續回暖,一手二手物業按揭批出宗數估計將分別有18,000宗和33,000宗,轉按則大約7,500宗。樓市回暖可帶動新造按揭和轉按市場,好消息是各大銀行自第四季起逐步重推按揭現金回贈,比率為貸款額0.15%至0.3%,如果明年銀行進一步放寬審批和提高回贈比率,有機會再刺激數據增長。
趁明年申請「大塞車」前向銀行申請預批
明年首兩季有多個大型新盤落成,近日我們收到不少查詢,一些準買家有意趁樓價低位入市,不少買家為「上車客」,本身沒有申請按揭經驗,如對自己能做的按揭成數及相關的入息要求有疑問,可以趁明年申請「大塞車」前向銀行申請預批,以免之後正式申請時出岔子而大失預算。
作者簡介:黃詠欣擁有多年按揭市場經驗,並為地產代理監管局持續專業進修計劃課程導師,熟知各銀行及融資機構按揭流程及行情,致力推動按揭轉介行業走向更專業及更優質服務,助置業人士輕鬆完成繁複的按揭流程。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