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美聯物業表示,房策減息穩樓市,料人才「租轉買」落地生根,滿18歲「雙非」成樓市新力軍,預測2025年香港樓價「反攻」扭轉3連跌,回升約5%,一手創6年新高,二手達4年高位。

2024年全年整體樓市表現反覆

2024年完結在即,回顧今年樓市交投上升的原因,首推政府房策上「急轉彎」,先後提出「全面撤辣」,進一步放寬按揭及暫停壓力測試等措舉,惟由於外圍環境因素,而且本港新盤庫存居高不下,令全年整體樓市表現反覆,全年樓價仍然錄得跌幅,本年迄今跌約6.8%,惟租金於今年首11個月則升5.5%,並連續2年出現「租金升、樓價跌」的背馳現象;至於交投方面,估計2024年一、二手將分別錄得約1.6萬宗及約4萬宗,同創3年新高。

馬泰陽:明年樓價有望「反攻」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馬泰陽表示,展望2025年,隨著近期多項利好因素湧現,包括減息潮持續、「供平過租」重臨,以及預期中央政府持續實施刺激經濟政策等,相信有助提振樓市穩步回勇。馬泰陽預期,明年樓價有望「反攻」,扭轉連跌3年的走勢,回升約5%;料發展商持續積極推售貨尾,相信全年一手成交量將按年再升逾1成至1.8萬宗,將創6年新高;二手成交量則再漲約5%至約4.2萬宗水平,有望達4年高位。

布少明:料2024年一手成交按年增逾5成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出,回顧2024年樓市,最大轉變莫過於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急轉彎」,先於2月底全面撤銷辣招;其後亦放寬物業按揭至2009年前的較寬鬆水平;並暫停壓力測試,「多管齊下」以提振樓市。樓市在「全撤辣」,以及聯儲局開始減息的消息刺激下,一、二手交投一度雙雙急升,但由於樓市需時「固本培元」,導致隨後升勢有所減弱,但整體而言,全年樓市交投仍有不俗表現。布少明估計,2024年一手成交量將錄得1.6萬宗,按年增逾5成;至於二手住宅成交量估計可達4萬宗水平,按年上升超過1成,無論一手及二手成交量皆創出3年新高。

更多高才專才湧港有助帶動豪宅

值得留意的是,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投資住宅物業,而該物業成交價須為5,000萬元或以上,因此推高逾5,000萬元住宅註冊量。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今年(截至12月17日)逾5,000萬元一、二手住宅註冊量合共錄611宗,創3年高位。隨著政府進一步優化各項「人才」計劃,預期未來將有更多高才專才湧入香港,有助帶動豪宅表現。

連續2年出現「租金升、樓價跌」

樓價方面,在各項負面因素,包括中美關係不明朗及新盤庫存高企下,今年全年樓價持續低位徘徊,本年迄今跌約6.8%;反觀租金繼續逆市上揚,今年首11個月升約5.5%,主要由於早前的租務旺季,加上不少準買家轉買為租觀望後市,以及各地人才持續湧港等因素帶動租金表現,導致連續2年出現「租金升、樓價跌」的背馳走勢。

各年本港樓價與租金表現比較

美聯物業
美聯物業

劉嘉輝:香港樓市利好與利淡因素並存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目前本港樓市利好與利淡因素並存,利好因素包括美國減息潮持續、中央政府繼續推出刺激經濟政策提振樓股市場、恢復「一簽多行」推動消費及經濟復甦、「人才」計劃持續發酵帶動本港買租市場,租金高企及「供平過租」重臨,租金回報率變得吸引,勢帶動長線投資者入市等。至於負面因素有中美關係前景不明朗及新盤貨尾量處偏高水平等,但總括而言,利好因素仍多於利淡因素,有助帶動樓市穩中向好。

貸款跌、存款升  

值得留意的是,本港出現息口「加慢減快」,相信或與貸存比率下跌有關。根據金融管理局資料顯示,香港於2022年9月開始踏入加息周期,港元存款數字與貸款數字初期有同步增加的趨勢;然而,其後本港開始出現「貸款跌、存款升」的背馳現象。截至2023年底,港元存款數字增加至7.62萬億港元,較2022年9月份開始加息時的7.38萬億元增加約2,400億港元;期內港元貸款數字則減少至6.42萬億港元,較2022年9月減少2,200億港元;今年9月本港重新踏入減息周期,港元存款與貸款的「背馳」情況持續,今年首10個月,港元存款較去年底進一步增加約2.9%至7.84萬億港元;期內港元貸款額則較去年年底進一步減少約5.5%至6.07萬億港元。

銀行冀減息能提升客戶的貸款意欲

若以港元貸存比率去計算,港元貸存比率由22年10月份,即加息周期時的90.8%,下降至2024年10月份的77.5%,比率創逾7年新低。貸存比率持續下降是貸款跌及存款增的結果,在資金無出路之下,銀行冀減息能提升客戶的貸款意欲,同時也可降低存款成本。若情況持續,銀行有更大可能加速減息,變相利好本港樓市。

港元貸存比率

美聯物業
美聯物業

本港再減息0.125厘

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如期減息0.25厘,為3個月內第3度減息,累計減1厘;今次香港銀行亦跟隨美息回調,最優惠利率下調0.125厘,進一步舒緩供樓人士的壓力。本港再減息0.125厘,P按息率減至3.5厘,若以樓按貸款500萬元為例,並以30年還款期計算,每月供款減至約22,452元,較9月初未減息前的P按息率為4.125厘相比,每月供款減少1,780元(或約7.3%)。

內地買家積極入市

值得留意,今年內地買家積極入市,佔香港樓市比重正日益增加。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按已知買家姓名作分析,今年首11個月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於香港樓市一二手住宅註冊量佔比,由2023年的13.8%大幅增加9.4個百分點至23.2%的紀錄新高;至於同期一二手住宅註冊金額佔比,亦由2023年的22.2%急升11.7個百分點至33.9%,同步升至紀錄高位,相信主要由於政府積極吸納各地人才,以及早前《施政報告》宣布放寬物業按揭成數及容許投資移民買豪宅等利好樓市措施有關。

減息潮持續、「供平過租」重臨

隨著近期多項利好因素湧現,包括減息潮持續、「供平過租」重臨,以及預期中央政府持續實施刺激經濟政策等,相信有助提振樓市穩步回勇。另一個需要留意的重點,內地生及人才湧港利好香港租務市場。以美聯集團促成的租務成交計算,內地租客(以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佔個人租客比率於2022年錄約16.3%,隨著2023年本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內地生持續來港租樓,加上特區政府積極搶人才,吸引不少專才持續來港,令去年內地租客比率升至約23.4%,而今年首11個月更進一步攀升至約27.2%,帶動租金向上。

至於今年首11個月最受內地租客歡迎的頭3甲地區為將軍澳、中西區及南昌站;屯門、沙田、啟德、北區、大埔、東區、大圍亦見到內地租客的足跡,當中不乏毗鄰大學一帶的地區。

料人才「租轉買」落地生根

值得留意,自2022年底特區政府推出「高才通」計劃吸人才,抵港初期一般選擇租住;計劃至今已接近2年,租務將陸續到期。在樓價高位回落、租金上升、按息下調的情況下,配合樓市全撤辣,相信有意留港落地生根的部份人才會「租轉買」,對住宅買賣市場帶來支持。事實上,內地租客熱門地區的部份屋苑「租升價跌」明顯,令「租轉買」更具吸引力。

滿18歲「雙非」成樓市新力軍

另一有利樓市的因素是,自2000年起陸續來港的「雙非」家庭小孩,已開始踏入成人高峰期,至今年累計滿18歲或以上的「雙非」總數約34,000人,而明年將再增加約18,800人,即截至2025年將有近53,000名「雙非」年滿18歲。假設當中1成來港租樓或置業,已經有近5,300個新增需求;假設當中2成來港,新增需求更超過1萬個。值得留意,據資料顯示,「雙非」人數共有逾200,000人,至2030年將悉數年滿18歲或以上,相信對本港租務帶來正面支持外,亦是樓市置業的新力軍(見圖三)。

「雙非」陸續年滿18歲   刺激租買成交

美聯物業
美聯物業

明年樓價料「反攻」扭轉3連跌 回升約5%

馬泰陽表示,在眾多利好因素帶動下,預期明年樓市成交將進一步上揚,當中一手成交將按年升逾1成至1.8萬宗水平;二手成交則估計2025年有望錄得約4.2萬宗左右,較2024年略升約5%。至於樓價方面,明年樓價有望出現「反攻」,有力回升約5%,扭轉連跌3年的走勢;至於租金方面,相信人才及內地生將持續來港,對租務有正面作用,估計明年租金將繼續上升,預計全年升約6%,跑贏樓價升幅。屆時明年「價租」走勢將再度一致,將打破連續2年「租升價跌」的背馳情況。馬泰陽又睇好一向受內地富人青睞的豪宅市場,預期在一眾利好因素帶動下,明年逾5,000萬元豪宅註冊量有力攀升至700宗,創有紀錄以來30年新高。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