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桌墊測試|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5款桌墊樣本,發現有7款(約47%)的4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EHP、DBP、BBP 及 DIBP)總檢出量,超出歐盟REACH法規的0.1%濃度上限,總檢出量最高的一款樣本更高達上限的222倍。

消委會測試15款桌墊樣本

日常工作如切割紙張、書寫或是畫畫時,若不想𠝹𠝹花或弄髒桌面,不少人會使用桌墊,而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桌墊供消費者按不同用途選擇。有鑑於近年內地和海外相繼發現桌墊的塑化劑含量超標,消委會進行了桌墊測試,測試市面上15款桌墊樣本。

7款桌墊樣本塑化劑含量超歐盟標準

消委會桌墊測試中,發現有7款的4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EHP、DBP、BBP 及 DIBP)總檢出量超出歐盟REACH法規的0.1%濃度上限,根據歐洲化學品管理局的資料,該4種塑化劑被列為生殖毒性類別1B物質,可能影響生育能力或對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一般而言,透過皮膚接觸而攝入塑化劑的風險不高,但若手上有傷口或塗抹了油溶性潤膚產品,其風險便有所增加。

9款樣本檢出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

消委會亦就另外3種可能對幼兒肝臟產生不良影響的塑化劑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有9款樣本檢出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避免將桌墊當作餐墊使用,兒童在觸摸桌墊後,要清潔雙手,以免經口服攝入有害物質。消委會亦建議生產商審視其產品的物料,避免使用存健康風險的原材料。另外,生產商或代理商應在產品上附有製造物料及來源產地等資料,清楚列明特定用途和限制。消委會已將相關資料轉交香港海關檢視。

15款桌墊樣本:每張售價介乎$10至$198

消委會從文具店、書店及網上平台等購入15款桌墊樣本,包括8款切割墊、3款書寫墊、3款繪畫藝術墊及1款一般枱墊,每張售價介乎$10至$198。本港《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附加安全標準或規定)規例》雖然有限制 6 種鄰苯二甲酸酯於玩具及兒童產品中的濃度限值,惟並未明確說明作為文具的桌墊受該法規的監管,因此是次測試參考歐盟 REACH 法規附件 XVII 第 51 及 52條,檢驗 7 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含量。

47%樣本生殖毒性塑化劑超標 

鄰苯二甲酸酯有不同種類,通常被用作軟化劑,以增加塑膠的柔韌性、透明度、耐用性及使用壽命。根據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的資料,是次測試的 7 種塑化劑之中有 4 種被列為生殖毒性類別 1B 物質,分別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和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動物實驗顯示該 4 種塑化劑可能會損害生育能力或胎兒健康,並干擾內分泌系統。此外,被棄置的舊桌墊會釋放塑化劑到周圍環境中,可能對海洋及環境造成污染。

最高達歐盟上限222倍

根據歐盟法規就在一般室內使用的、或與皮膚長時間接觸或人體黏膜接觸,並含有塑化物料的消費品訂定的規定,該4種塑化劑的單一濃度及任何組合的總濃度均不可等於或超過塑化材料重量的 0.1%。測試結果顯示,8 款樣本檢出相關塑化劑,總檢出量由 0.01%至 22.2%,當中 7 款(約 47%)超過歐盟上限(0.1%)。超標最多的是 1 款書寫墊,其檢出量是上限的 222 倍。在一般情況下,桌墊內的塑化劑不容易經皮膚攝入人體。然而若皮膚有傷口,或皮膚塗抹了防曬劑或油溶性潤膚產品,便有機會增加經皮膚吸收塑化劑的可能性。

消費者更要留意,若將工作桌墊隨意當作餐墊使用,有機會在用餐時,因為雙手接觸桌墊表面及食物而經口腔攝入塑化劑,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餐墊前,要清楚確認其用途。

教導兒童在桌墊工作後洗手減風險

由於具生殖毒性的 DEHP 被歐盟限制使用於相關的的消費品中,不少廠商逐漸轉用其他塑化劑例如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來代替,以增加塑膠的柔軟性。然而,有動物實驗顯示長期反覆曝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 DINP、DIDP 和DNOP 可能對動物的肝臟產生不良影響。

參考歐盟法規就可放入口中的玩具、兒童護理用品,以及這些物品的塑料部件訂定的規定,DINP、DIDP 和 DNOP 作為單一物質或混合物的濃度不得超過 0.1%。雖然作為文具的桌墊不屬於可放入口中的玩具或兒童護理用品,但考慮到在實際情況下可能作為多用途使用包括餐墊,因此是次亦測試了該 3 種塑化劑,發現有 9 款樣本檢出 DINP。DINP 亦為是次測試的 7 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之中,最常檢出的一種,反映 DINP 在桌墊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因此消委會特別提醒家長,不應以桌墊當作餐墊使用,亦應教導兒童在桌墊工作後,需即時使用肥皂清洗雙手,以免攝入有害物質。

近半產品資料不完整促改善

市面上的桌墊所採用物料成分各有不同,以是次測試為例,4 種塑化劑(DEHP、DBP、BBP 及 DIBP)總檢出量最高(22.2%)的 1 款樣本是使用聚氨酯(PU)製造,其次是聚氯乙烯(PVC)製造的樣本(15.1%)。然而,由於各製造物料類別的樣本數目太少,是次測試結果只能作參考,不能代表哪些物料製作的桌墊與塑化劑含量多寡有必然關係。然而,消委會仍建議生產商審視其產品的物料,並減少使用存健康風險的原材料。

製造物料等產品資訊對於需選購桌墊的消費者來說,是重要參考資料之一,然而近半樣本(7 款)沒有在產品、包裝標籤或網店資料同時標示物料成分或來源地。

應列明桌墊是供書寫或繪畫等用途而非餐墊

消委會建議生產商或代理商應在產品上附有清晰的資料標示,包括製造物料成分、來源地及產品名稱,讓消費者有足夠資料去選擇合適的產品,並應列明桌墊是供書寫或繪畫等用途,而非餐墊,並提醒消費者使用後應徹底洗淨雙手。

另一方面,儘管作為文具的桌墊不屬於玩具和兒童護理產品,於本港並未明確受兒童產品的相關規例監管其塑化劑濃度,而《消費品安全條例》亦沒有就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作出特定監管,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仍必須確保在本港供應的消費品能符合一般安全規定,並有責任確保達到合理的安全程度,以符合當局的要求。

使用桌墊貼士

消費者使用桌墊時可參考以下貼士:

- 桌墊和餐墊屬於不同的產品類別,製造桌墊的物料大多屬於非食品級,不應被用作餐墊,使用後避免徒手拿取食物,並應即時洗手。消費者若希望選購餐墊,應留意產品標示及確認其用途;

- 建議使用稀釋後的洗潔精及濕抹布清潔桌墊,不應使用溶劑或酒精擦拭,避免損壞表面,亦不該使用熱水沖洗,以免熱力或會令桌墊翹曲變形;

- 不要放置在靠近火種、溫度高或太陽直接曝曬的地方,以免桌墊變形或釋出有害物質;

- 部分桌墊可能會釋出塑膠氣味,使用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並避免儲存於密閉空間。

桌墊樣本的測試結果

消委會
消委會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