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離世|香港中通社報道,台灣知名作家瓊瑤12月4日下午在家中離世並留下遺書,享壽86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羅光萍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驚悉瓊瑤女士離開人世,作為文學中人感傷萬分;“瓊瑤卓越的文學才華長期因為她小說的‘言情’風格而被忽視。”
瓊瑤留下遺書和的視頻
瓊瑤留下遺書和一則名為“當雪花飄落”的視頻。她說,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由於她曾目睹那種慘狀,不想要那樣的“死亡”。
在視頻中,瓊瑤生前創作的作品整齊排列。這是瓊瑤的最原始身份——作家。
愛看金庸看瓊瑤一武一文
在香港創作現代詩多年,羅光萍讀遍瓊瑤的文學作品。她說:“在那個時代,年輕人愛看金庸、看瓊瑤,一武一文。瓊瑤的小說多講述驚天動地的愛情,這是人間至動人的主題。我們那個年代,香港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會看瓊瑤小說。”
瓊瑤與言情,是華語文學圈的回憶。在言情之外,羅光萍非常推崇瓊瑤的文字,“很多人會認為瓊瑤小說就是小女生愛看的情情愛愛,但其實她的小說文學造詣極深,作品中常有自創的詩詞,男女主角的名字也起得非常有深意。就連遺言,也沒有脫離文學家的本色,以優美的方式闡述了人生觀。甚至也跟年輕人提出千萬不要輕生。”
很多小說改編成影視劇
瓊瑤的很多小說改編成影視劇,風靡華人世界,《還珠格格》捧紅了參演的兩岸明星、香港歌手古巨基出演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再創事業高峰。瓊瑤後來成立了電影公司,成為重要的片商。
“瓊瑤的影視對於推動大陸與台灣、香港和台灣的文化交流,影響不可忽略。”羅光萍說,瓊瑤的作品中蘊含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讀者、觀眾遍及兩岸四地,幾代人都有著共同的瓊瑤記憶。
今年9月舉辦了瓊瑤文學回顧展
今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館與作家出版社在北京舉辦了瓊瑤文學回顧展,是其個人文學回顧展在全球華人地區的首展,得到了瓊瑤本人大力支持,展出60餘件珍貴手稿、電影劇本以及不同語言的譯本。86歲的瓊瑤專門寫了展覽序言。
寫作是一生都不會後悔的決定
在瓊瑤劇《還珠格格》中扮演“五阿哥”的蘇有朋現場宣讀瓊瑤的一封信,信中這樣談到寫作對她的意義:“回顧我的創作歷程,雖然是無比的艱辛,但此刻,我也覺得無比的榮幸,無比的快樂。‘寫作’是我一生都不會後悔的決定。”
這個不後悔的決定,讓瓊瑤給中華兒女帶來文學滋養。
香港中通社報道,知名作家瓊瑤4日在台灣新北的家中離世,享年86歲。在留下的遺書中,瓊瑤表示,自己已盡力燃燒過,當火焰將熄之前,選擇“翩然”歸去。60餘年的寫作生涯中,瓊瑤創作70餘部作品,創造出的文學世界以及衍生的影視作品,深深影響兩岸民眾。
瓊瑤在淡水區住家離世享年86歲
據台媒報導,瓊瑤4日下午1時22分許在淡水區的住家離世。救護人員獲報到場,發現瓊瑤在房間內輕生,已無呼吸心跳,因明顯死亡未送醫。瓊瑤63歲的兒子表示,母親留有遺書,曾交代秘書中午回家看看。
瓊瑤本名陳喆,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陽。1949年,瓊瑤隨父母由大陸到台灣生活,中學時開始寫作,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出版首部長篇小說《窗外》,從此成名。
與友人合資成立影視公司
上個世紀70年代末,瓊瑤與友人合資成立影視公司,專門把其小說作品翻拍成電影。在當時的台灣,瓊瑤作品改編的電影幾乎都可以排上最佳檔期,捧紅了包括秦漢、林青霞、林鳳嬌等大批演員。
後來翻拍業務拓展至電視劇,適逢台灣當局放開電視劇赴陸拍攝,瓊瑤積極推動兩岸影視合作,翻拍的電視劇多在大陸取景,由兩岸演員出演,產出的一部部“兩岸合拍電視劇”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包括《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
《還珠格格》等電視劇在兩岸走紅
《還珠格格》等電視劇播出後迅速在兩岸走紅,參演電視劇的林心如、蘇有朋等演員也隨之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這些電視劇在大陸創下收視率記錄,此後更在各地電視台多次重播,民眾的反應可以用“百看不厭”來形容。
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瓊瑤作品廣泛、深入、持續的現象級傳播,充分證明了瓊瑤文學深入人們,特別是青年人世界的無窮魅力。
一度掀起“瓊瑤熱”
兩岸一度掀起“瓊瑤熱”,王軍認為,這些影視作品風格婉約,台詞隽永,在中國影視劇發展史上打上烙印,那些曲折回腸的故事、深情款款的對白,傳播到世界各地,觸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與觀眾的心弦。
就在瓊瑤離世的前幾個月,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瓊瑤文學回顧展”,也是其在華人地區首次展覽,展出的片段中,瓊瑤站在一盆粉色的蝴蝶蘭邊說“我為愛而生,我為愛而寫”,精神飽滿,神采奕然。
【珍惜生命】不要輕易放棄生命,遇困難請尋求協助!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 生命熱線:23820000
- 明愛向晴熱線: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