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表示,在計及發行債券收入和償還到期款項後,初步估算2024/25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約1,000億港元,高於今年2月底公佈財政預算案時預計的481億元。
陳茂波:三頭馬車拉動香港經濟
陳茂波今日(12月2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簡報香港整體經濟最新狀況及2025至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諮詢的的開場發言,就香港經濟情況而言,陳茂波指出,雖然外圍環境充滿挑戰,香港經濟在第三季繼續按年擴張1.8%。首三季合計則按年增長2.6%。就拉動經濟的主要三頭馬車而言:
- 出口方面,整體貨物出口按年增長在第三季減慢至4.0%。服務輸出繼續錄得2.4%的溫和升幅。
- 按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計算的整體投資開支,在第三季按年進一步實質增加3.7%。
- 在市民和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下,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三季按年實質繼續下跌1.3%。
一些較近期的數字顯示經濟表現大致維持正面。
全年旅客數字料可接近4,600萬人次目標
訪港旅遊業方面,今年首十個月合計共有3,670萬旅客人次訪港,較去年同期上升37%,預料全年旅客數字可接近4,600萬人次的目標。昨日起(12月1日)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把安排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陳茂波相信措施可為香港的零售、餐飲和相關業界帶來支持。
有助支持消費氣氛
出口方面,十月整體商品出口貨值按年繼續增長3.5%。上周公布的十月零售業總銷售價值的按年跌幅進一步收窄至2.9%。中央政府的多項惠港措施,加上政府提振市面氣氛的舉措,以及就業收入增加,相信會有助支持消費氣氛。
勞工市場方面近月維持偏緊。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在八至十月處於3.1%的低水平,就業不足率為1.1%。
消費物價通脹整體上維持輕微。基本通脹率在今年七月至十月為1.1%。
資金流入香港銀行體系
香港的利率近月稍為回落,港元銀行同業拆息(HIBOR)在第三季內大部分時間下降。雖然利率在臨近第三季末時因季節性因素和股票市場活躍暢旺而攀升,但踏入第四季後再度回落。銀行總存款金額於第三季內增加2.5%,當中港元存款上升1.3%,反映資金流入香港銀行體系。
匯率方面,九月後段主要受本地股市暢旺帶動,港元兌美元走強,最近稍為回落。銀行體系總結餘無甚大變動,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為448億元。
恒指在早前明顯上升後回落
股市方面,隨着九月中美國下調利率和內地推出支持經濟的政策,市場氣氛改善,交投轉趨活躍,十月和十一月合計的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額為2,083億元,遠高於首九個月的1,133億元。然而,美國大選的可能結果讓市場對政策的憧憬降溫,恒指在早前明顯上升後回落,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收報19 424點,但仍較六月底高出約10%。
香港住宅樓價逐漸回穩
樓市方面,住宅物業市場在第三季大部分時間維持淡靜,但自美國九月開始減息後重拾動力。十月住宅成交約4 700宗,較第三季平均每月約3 400宗顯著上升,亦與過去五年的每月平均水平大致相若。樓價逐漸回穩,在第三季內下跌5%後,在十月回升1%。
由於利率仍然處於較高水平以及外圍環境仍具挑戰,非住宅物業市場在第三季仍然疲弱,交投繼續疏落,售價和租金持續偏軟。
有關香港經濟展望,陳茂波指出,雖然最近外圍環境變得更具挑戰,但國家大力提振經濟的措施,將有助改善香港市場的信心,並惠及不同經濟環節。預期香港經濟在今年餘下時間將繼續保持動力。
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修訂至2.5%
考慮到今年首三季的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港府早前把2024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修訂至2.5%(之前預測是升2.5%至3.5%)。至於通脹,整體而言短期內應會維持輕微。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修訂至1.1%。
展望2025年,環球經濟仍然面對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政策。香港作為細小外向型的經濟體,無可避免受到影響。
特朗普上場對香港有影響
美國候任總統上星期表示,將在明年上任首日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關稅。這些行徑將干擾環球貿易和投資往來,並引發其他經濟體的反制措施。香港的出口,特別是就內地輸往美國的轉口,將會受到影響。
另外,預期美國新政府會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可能會增加當地的通脹壓力,減慢利率下調的步伐。這將影響全球經濟信心和增長以及香港的利率環境。
而隨着減息的節奏放慢,港元偏強的時間延長,將影響本地貨物和服務的吸引力,抑壓市民和旅客在港消費。
料香港本財年赤字1000億超預期
受地緣政局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今年香港資產市場仍然受壓,影響了政府在賣地、樓市印花稅及利得稅等收入;即使如此,政府繼續投入資源鞏固經濟增長勢頭和改善公共服務,亦繼續提速推進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在計及發行債券收入及償還到期款項後,初步估算2024/25年度的綜合赤字大約1,000億元,高於今年《預算案》時預計的4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