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舉行「第29屆海洋公園保育日」啟動禮。今年的保育日以「守護野生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為主題,於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假海洋公園舉辦一連串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讓市民了解野生大熊貓生存的挑戰、現有的保育措施及未來的保育策略,宣揚人類、大熊貓及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全城牽起大熊貓熱潮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陳晴表示:「今年9月,中央政府贈送予香港的兩隻大熊貓正式落戶海洋公園,加上港產大熊貓雙胞胎的出生,令全城牽起大熊貓熱潮。長久以來,大熊貓一直是保育基金的重點保育物種之一,亦被視為動物保育界的標誌性物種,只要對野生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加以保護,就能有效提升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及保育珍稀動植物。過去,保育基金已支持超過90個大熊貓的科研及保育項目,資助金額逾港幣3,000萬元。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和各界合作,好好運用這個大熊貓契機,延續及拓展各項保育工作,並推動社區教育及參與,一起守護這個珍貴物種。」

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香港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表示:「適逢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央政府再次向香港特區贈送兩隻大熊貓,對香港別具意義。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保護香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香港,進行多方面的工作。同時,社會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對我們的保育工作也是不可或缺。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過去為香港的自然保育作出多方面的貢獻,為政府制訂保育措施提供寶貴的資料和經驗。我們衷心感謝園方一直以來對保育工作,保護大熊貓及其他瀕危物種的支持及貢獻。」

長期研究 守護棲息地

大熊貓的棲息地因人類活動而持續退化或被分割,令牠們難以遷往其他竹林尋找食物或交配對象。加上牠們的繁殖期十分短暫,令大熊貓的存活更容易受棲息地破碎化的威脅。有見及此,保育基金早前支持了一項為期接近6年(2018年7月至2024年5月)的研究,旨在量化牲畜放牧對大熊貓所需的竹林生態系統和其他植被造成的損害,根據放牧對大熊貓和不同哺乳類動物的影響來確定適宜放牧的區域和模式,從而提供科學依據制定有效的放牧管理政策。

這個研究計劃由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科學副教授李彬彬教授帶領。李教授指出:「我們關注放牧業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威脅,並致力從法律法規、社區監管及市場機制出發,探索長期有效的可持續放牧方案,確保大熊貓的棲息地及依賴其生存的眾多物種得到長期保護。感謝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長期支持,讓團隊可以將項目擴展至針對整個大熊貓棲息地放牧干擾的研究,並聯同保護地的管理部門、社會組織及當地居民等持分者,共同推動社區可持續生計試點計劃,令人類活動及生態保育可平衡發展。」

設立三條大熊貓廊道

有關研究的其中關鍵成果,是在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推行全面禁止放牧,並為當地居民制定生計替代方案,包括提供護林員等職位,以及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小河溝片區的龍池村試驗推廣可持續生計發展計劃,旨在透過社區教育及各項技能培訓,提高當地居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特別是大熊貓),並培養對可持續放牧管理的共識。

保育基金其他的資助項目亦培訓了國內超過1,100名前線人員,協助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提升管理水平及推動可持續保育措施;設立三條大熊貓廊道,減少棲息地破碎化帶來的影響。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已從 1980 年代的約 1,100隻增至近1,900隻。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梁詠琪出席啟動禮時表示:「看着一對港產大熊貓出生時的細小脆弱,至今天健康可愛地成長,令人深深體會到要讓大熊貓能在野外生存繁衍,實在困難重重,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支持牠們。香港雖然沒有大熊貓棲息地,但我們的郊野及海洋均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需要我們一起守護。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也十分重要。平日少開點冷氣、少用膠袋、節約用水用電等,都是舉手之勞。個人力量雖然有限,但每個人多做一點,就可以令環境變得更美。」

「第29屆海洋公園保育日」將設置一系列富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攤位遊戲和工作坊,包括以大熊貓為主題的「再造紙工作坊」及「大熊貓擴香石製作工作坊」,完成遊戲後更可獲得紀念品。市民亦可參與保育日限定的導賞團及主題講座,一家大小以輕鬆有趣的方式了解更多保育野生動物的知識,一起加入保衛自然生態的行列。

「第29屆海洋公園保育日」詳情

  • 日期: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 (星期六及日)
  • 時間:上午10時正至下午5時30分
  • 地點:香港海洋公園

更多香港好去處內容

昂坪360推限時港人專屬8折纜車優惠!全新觀景台打卡贏小禮物

中環摩天輪20元票價未來5年不變!12.29推5元優惠、免費康體堂|詳情一覽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