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永明最新研究發現,在香港糖尿病患者當中,有四分之一受訪者表示糖尿病對生活構成嚴重財務影響,其中83%患者無法負擔定期接受適當護理所需的費用。 

全球已有超過5.4億人確診糖尿病

近數十年來,糖尿病病例出現流行病一般的上升趨勢,全球已有超過5.4億人確診糖尿病,其中超過9,000萬人來自東南亞,預計東南亞的糖尿病成年患者人數將於2045年或之前飆升至1.52億人,對公共健康帶來嚴峻挑戰。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佔全球病例約90%。

二型糖尿病對財務與精神健康構成潛在影響

永明金融《健康習慣締造更健康的未來:亞洲的糖尿病預防情況》調查訪問了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越南的3,647名人士,了解他們對糖尿病風險因素、治療及預防的認知。調查包括600名目前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生活。

調查:68%糖尿病患者指精神健康受影響

研究顯示,儘管病例數目大幅上升,但只有極少數人會積極採取行動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或了解更多有關糖尿病患者的狀況,而糖尿病帶來的不只是身體上的影響。

除了影響身體健康外,糖尿病亦會帶來沉重的財務開支,令許多人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護理。在糖尿病患者當中,有四分之一(25%)受訪者表示糖尿病對生活中構成「嚴重」或「重大」的財務影響,其中83%的患者無法負擔定期接受適當護理所需的費用。 

55%香港非糖尿病患者擔心確診二型糖尿病有財務負擔

與健康方面的憂慮相比,糖尿病患者普遍更擔心財務問題。55%的香港非糖尿病患者表示「非常擔心」或「擔心」確診二型糖尿病所帶來的財務負擔,凸顯醫療保險保障的需要。

糖尿病影響社交

研究亦發現糖尿病對精神健康構成潛在影響,68%的糖尿病患者表示確診後精神健康受到負面影響。糖尿病亦對家庭和工作上構成社交影響,82%的糖尿病患者表示在確診後感到受家人和朋友批評,77%的患者因糖尿病而在工作上受批判或歧視。

只有少數人有採取預防措施

糖尿病的風險在香港持續上升,但只有24%的受訪者每年接受二型糖尿病篩查,55%的受訪者從未接受篩查,以致出現意料之外的確診個案和原本可以預防的病例。只有少數人定期採取預防措施,例如保持健康飲食、監測體重和血糖,以及恆常運動。

43%受訪者沒有鼓勵子女多做運動

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沒有確保子女有健康飲食,並有43%的受訪者沒有鼓勵子女多做運動。 許多香港人覺得營養資訊難以理解。29%的受訪者覺得難以辨別飲食中所隱含的糖分和脂肪,27%的受訪者覺得難以理解不同食物對自己血糖水平的影響。

缺乏運動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運動量減少,加上缺乏安全的運動場所,導致香港的糖尿病風險正在上升。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五年運動量減少,尤其是較年輕的受訪者。表示運動量不足的受訪者當中,有35%的受訪者指自己所在地區缺乏安全而優質的運動場所。

22%香港人認為二型糖尿病只會影響超重人士

糖尿病是亞洲面臨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然而關於糖尿病的常見迷思卻愈來愈普遍,尤其是尤其是與風險因素有關的迷思。

每五個香港人當中約有一個(22%)認為,二型糖尿病只會影響超重人士,50%的人認為糖尿病完全是由於過量攝取糖分所致,54%受訪人士認為治療糖尿病必須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前對風險缺乏認知

調查亦發現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前對風險缺乏認知。3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確診前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糖尿病。超過三分之一的糖尿病受訪者(36%)在確診前認為自己的風險頗低,又或者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的風險,而只有1%的糖尿病患者認為自己的風險頗高。

調查結果顯示,對糖尿病風險和成因的誤解會妨礙糖尿病的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因此進行相關教育非常重要。

對二型糖尿病的治療缺乏了解

雖然糖尿病無法根治,但許多醫學專家表示,不少患者在確診後一年內,可以透過積極改變生活模式,例如健康飲食和多做運動來逆轉糖尿病。這些生活模式上的改變有助患者維持正常血糖水平,而無需使用胰島素。然而,大眾對逆轉糖尿病的可能性認知有限。只有46%受訪者相信,二型糖尿病可以在無需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受到控制。

只有少數糖尿病患者有積極嘗試逆轉病情。雖然有91%的糖尿病患訪者相信病情可以緩解,但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可以在一年之內達成,儘管已有不少醫學專家表示有可能做到。

要讓大眾有能力有效地控制病情,必須向他們提供保健和醫療建議、教育他們最新健康管理策略、支援他們改變生活模式,以及提供容易獲得且價格相宜的食物和運動選擇。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