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出招,推10萬億供地方化債,但對市場刺激作用不大,港股今早(11月11日)最多跌逾500點。富蘭克林鄧普頓研究院投資策略師陳夏儀就人大常委會的化債舉措發表評論,詳情如下。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者期待更多細節及政策

第一波10萬億元人民幣的化債,規模相當龐大。此外,財政部長藍佛安保證明年的財政計劃將更為強勁,暗示允許更高的財政赤字。可以說,投資者期待更多細節和更多有利於經濟增長的政策。

今次主要成果是透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重組隱性地方政府債務,包括在2024-2026年間一次性進行6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務轉換,每年將人民幣2萬億元的債務轉移至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

此外,2024年至2028年,地方政府會每年從地方政府債券專項發債中安排人民幣8,000億元支持債務重組,累計總額達10萬億元人民幣。

2025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

公告確認,短期目標是在2024年最後一季將增長率提升至5%,並為2025 年及之後的相同增長目標鋪路。2025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與「十四五」規劃以及中國2035年的目標一致。

未來的後續政策可能會由多種措施組成──實施重點關注於國內消費和提高長期收入預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除了地方政府債務,財政政策還應覆蓋房地產、科技以及銀行的再資本化。

分析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影響

預料中國政府將評估特朗普總統任期內可能增加關稅的前景,但不會貿然嘗試以財政刺激抵銷經濟成長的阻力,有關措施或需要商務部(出口補貼、協商)和人民銀行(人民幣指導)在內的跨部門協調。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對所有中國出口商品全面徵收60%的關稅,理論上可能會使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市場。據業界觀察家估計,這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可能高達GDP的2%。

實際上,特朗普愛討價還價的本性,最終可能會將整體關稅降至10-20%,使影響降至0.5個百分點。

具體計劃等待明年三月人大拍板

討論2025年和評估美國大選影響的窗口可能是年底的政治局會議和12月中旬的中央全體委員會會議。任何增加政府支出的具體計劃,將只能在明年三月即將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獲得批准。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