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1.25萬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增長約18.7%,以馬來西亞為首的亞洲區域表現尤為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競爭的變化並不意味著海外市場需求走弱,而是企業在技術、設計、營銷和合規等各方面的深層次升級考驗,標誌著出海進入深耕階段。
扎根馬來西亞十餘年的永亨佳邦管理公司執行總裁王詩然表示,在東南亞市場,相較於美妝洗護和3C電子等競爭激烈的「紅海」領域,B端生意及長期交易的製造業更為突出。這些行業的機遇清晰,前景可期,這也是永亨佳邦一直重點關注加工製造業、大宗貿易和建築業,並為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的原因。
王詩然認為,在當前環境下,與其廣泛涉獵多個行業,不如專注於特定領域,以為客戶提供真正不可替代的價值。這一策略有助於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成功機會。
難而正確的事
在過去75年中,中國企業和產業供應鏈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早期的配額生產和日用品短缺,到如今在手機和新能源等高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中國企業贏得了「跨境電商還看中國」的美譽,這背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對於在經濟騰飛期成長起來的中資企業而言,「效率至上」的理念曾帶來榮耀,但在當前全面競爭的環境下,這種粗放的經營模式顯得不再適應。說服中資企業在出海時以用戶為先、以合規為重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合規方面。王詩然的經驗是,實踐比口頭更重要,精細化服務是企業成功的唯一正確路徑。
「對於許多企業來說,海外市場是一片陌生的水域。戰略規劃常受到投資環境和政策的影響,而執行細節又因對當地市場規則的不熟悉而面臨挑戰。」
跨境支付企業PingPong的聯合創始人盧帥曾向媒體指出,哪怕是一筆10美元的小交易,也需要在至少兩個國家和地區合規,並經過3到4個海內外金融機構。這要求企業構建數字支付基礎設施、全球合規能力以及全球金融網絡的合作能力,尤其在加工製造、大宗貿易和建築業等領域,稅務複雜性、資金往來量大和法務風險高等問題讓許多中資企業在出海的第一步就陷入困境。
此外,跨境貿易發展的早期,許多諮詢服務主要面向國外企業,缺乏對中國商業生態和企業經營痛點的深入研究。因此,中國企業急需能夠理解中國市場並更懂全球市場的合作夥伴。
以大宗貿易企業為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管控對其影響巨大,反傾銷調查和貿易壁壘也是必須關注的重點。永亨佳邦通過提供跨境稅務規劃,利用國際稅收協定來降低稅負,同時設計符合馬來西亞外匯管理規定的跨境資金安全方案,幫助企業建立合法合規的資金流轉機制。
從零到一的初期或許艱難,但打好地基以後,這也是利在千秋的功碑。
以平常心看得與失
受儒學與佛學影響,馬來西亞與中國在許多理念上有著共通之處。巴菲特「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的名言在中馬語境下用一句話就能概括,「保持平常心」。
王詩然進一步指出,商業是螺旋前進的,大體邁向進步的同時也可能伴隨階段性倒退,企業要做的是識別陷阱,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標。
「當前,許多中資企業熱衷於出海,同時中馬關係進入蜜月期,大家覺得形勢一片大好,導致部分企業出現盲目擴張的現象,一些不專業的人也紛紛湧入這個行業,我們做諮詢服務能很清楚地看到。市場上關於馬來西亞公司註冊和各種資質牌照的流言紛紛擾擾,這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導致許多人受到誤導。」
王詩然表示,永亨佳邦對當前市場狀況並不過於擔憂,因為蜜月期之後必然會經歷降水位和擠泡沫的過程。她強調:「踏踏實實做事很重要,若只關注政策變化,盲目追求趨勢,最終可能會變成泡沫。笑看得失,穩住步調。永亨佳邦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告誡客戶的。為了讓客戶完成稅務、資金往來和法務合規,免受監管困擾,我們一直在努力。」
通過引入數字化工具,永亨佳邦開發智能化的稅務申報、資金流動監控和法務合規工具,用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合規系統,提升服務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
通過擴大全球合規網絡,永亨佳邦的業務從單一市場走向全球,幫助各行各業、各國各界客戶解決實際困難;
通過深耕本地政策,永亨佳邦既能在稅務、資金流動及法務方面的服務始終保持政策前瞻性和執行力,又能用中國人習慣且容易理解的方式完成解析。
用基本功去對沖不確定性,把對的事情做透做細,永亨佳邦正在用自己的經營經驗,樹立行業標杆。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