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今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4逆境下的出路:以轉變迎接改變》,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的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2%,逾139萬人處於貧窮狀態。

疫情前後的貧富差距擴大至81.9倍

比較最低及最高收入家庭月入中位數,疫情前後的貧富差距由2019年的34.3倍進一步擴大至2024年第一季的81.9倍。此外,本港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人數超過58萬,較2019年急増42.9%;獨老和雙老貧窮住戶合共高達26萬。上述數據反映,本港貧富懸殊及長者貧窮問題愈發嚴重。

最貧窮一成住戶家庭月入中位數僅1600元

樂施會以政府統計處2019至2023年及今年第一季數據,分析按十等分組別劃分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第一等分為最貧窮,第十等分為最富裕)。在今年第一季,最貧窮一成住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僅1,600元,較疫情前大跌超過五成(54.3%)。相反,最富裕的一成住戶家庭月入中位數達131,100元,較2019年上升近一成,兩者差距達81.9倍。

香港貧窮住戶增至61萬

另一方面,香港貧窮住戶數目在今年第一季增至61萬,佔整體住戶22.7%。與2019年相比,本港貧窮獨老住戶數目更大幅上升47.2%,達到131,700戶;貧窮雙老住戶亦上升了55.3%,達到132,800戶。

65歲或以上貧窮長者人數超過58萬

疫後復常第二年,本港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人數超過58萬,當中超過558,900貧窮長者為非經濟活躍人士,兩者都較2019年急增42.9%。與此同時,本港現時長者勞動參與率僅為13.9%,較內地的25%及挪威的22%為低。

樂施會建議:

在貧窮線下實現精準扶貧加入「賦能」及「積極老年」等目標樂施會建議政府應重新考慮訂立貧窮線,以掌握全面貧窮情況及其趨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訂立「精準扶貧」的策略。

1. 加入支援獨老雙老長者家庭的目標

期望政府即將公布的「精準扶貧」框架,可為不同弱勢群組在賦能及積極老年的面向下,加入明確目標。在賦能方面,應加入投身勞動市場目標,為他們提供就業培訓和協助就業; 而在積極老年方面,應加入支援獨老雙老長者家庭的目標,以連繫有需要長者(特別是隱蔽長者)與社會服務網絡等。

2. 公私營合作模式 鼓勵企業多加參與

透過「官商民」合作孕育更多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項目樂施會建議透過「按效益收費」、「創新計劃」等公私營合作模式,鼓勵企業多加參與,運用創新融資模式孕育更多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項目,回應不同貧窮群組的需要,以發揮更大的社會貢獻。

3. 推動積極老年(ActiveAgeing)

建立資料庫識別對象提供針對性支援,樂施會建議政府建立「「獨老及雙老長者住戶資料庫」「,宜先從整合不同部門(包括房署、社署、醫管局等)轄下長者數據開始,以掌握長者實際情況,並擴大「支援長者及照顧者先導計劃」至18區,提供針對性探訪「、情緒支援及轉介合適的社會服務等。

為有志、有能力長者投入勞動市場創造機會

營造長者友善工作環境,包括提供更彈性的工時和合適工種,建議政府於公營部門創設更多較少體力勞動「,無需過多電腦及語文技巧的工作機會予長者,如陪診及校車學童照顧等。

改革中高齡就業計劃提升長者就業率

現時中高齡就業計劃的申請手續繁複或令申請者卻步。樂施會建議,當局應簡化僱主申請計劃的程序和條件,並直接按新聘請的年長員工人數發放津貼。僱主只需提交員工的聘用及出糧證明,即可獲發津貼。

降低長者申請職津門檻提升長者就業誘因

樂施會建議政府可放寬對長者領取「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門檻,就算從事兼職工作,時數未達144小時,如没有申領長者生活津貼,也可享有全額津貼。

善用科技創新基層醫療為有照顧需要長者完善居家安老配套針對有照顧需要的長者,政府可利用遙距醫療等科技為長者提供適切及便捷的醫療及保健服務。在日常保健中,政府亦應推廣適合長者的運動,如跳舞防跌、拉筋等,更可結合科技透過線上平台鼓勵長者居家自主訓練,同時可考慮擴闊醫療券的應用範圍至促進健康的運動線上線下課程。

4. 創造彈性工作機會提升社會幸福感

現時「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和「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供不應求,平均輪候時間長達9個月,當中以膳食服務、護送及一般家居或家務服務最受歡迎。樂施會建議政府可資助更多非牟利機構開設相關服務,並提供彈性工作安排予相關獲聘員工,吸引未能從事長時間工作的非經濟活躍人士(如家庭照顧者或有能力的長者)投入相關職業,同時可加快居家安老服務的輪候時間,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5. 加強幼兒託管服務

樂施會認為政府應增加附設於幼稚園的資助幼兒中心0至2歲的服務名額,並增加社區保姆服務名額,鼓勵更多非經濟活躍婦女投入勞動市場。

6. 由政府推廣生活工資 促進社會流動

作為全港最大僱主,政府應該率先向外判工支付生活工資;樂施會並建議政府每年公布生活工資的水平,令有能力的僱主可以自願選擇向基層員工支付生活工資。本會另建議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中「社會」披露標準修訂至「強制披露」,並加入生活工資的匯報,以提升企業整體社會企業責任表現及透明度。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