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金融市場調整導致股票估值下調,反映美國經濟前景充斥不確定性,但由於企業盈利增長良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前景帶來支持,股票很快收復失地。施羅德投資表示,在經歷表現極為強勁的九個月後,股市較容易受到調整影響,但企業基本面仍然穩健,波動性加劇能在金融市場出現錯配時提供重新配置的機會。

1. 美國以外市場的整體股票估值持續利好

根據常用指標,儘管英國歷史悠久,它仍是環球估值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在環球股市中,美國以外其他市場的股票估值更具吸引力,尤其是英國、日本及新興市場。

科技巨頭股受惠於相關主題

然而,除超大型的「科技巨頭」增長股(這些股票正在推高標普500指數的整體市盈率 (P/E) 倍數)外,美國股市的估值水平似乎不是太高。整體而言,科技巨頭股受惠於相關主題的投資機會和強勁的基本面。相比之下,金融市場上的其他行業一直在依然嚴峻的經營環境下掙扎,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2. 金融市場驅動因素的範圍有望擴大

過去一年,由於小部份股票導致了股市絕大部份升幅,因此金融市場寬度一直處於極低水平。目前,金融市場普遍預期該差距將有所縮小,預計整體金融市場盈利增長將加速,而科技巨頭的企業盈利增長將大幅放緩。過去18個月,受新一輪成本控制和收入持續增長推動,美國超大型科技企業的盈利增長十分強勁。

股市回報亦有望擴大

整體而言,這些企業仍具有出色的業務和強勁的基本面,但相較於其他企業,它們較容易在收入和盈利表現上面臨下行風險。

從地區的角度而言,股市回報亦有望擴大。相對於美國經濟,歐洲經濟將更容易受到減息影響,而日本的實際工資經過數月收縮後已轉為正值。

減息將為這些地區帶來進一步支持。尤其是,歐洲消費者持有更高比例的可變利率抵押貸款(相對於美國)及企業更依賴於銀行貸款。相比之下,美國金融市場討論的議題已由控制通脹轉向避免經濟衰退。雖然美國經濟衰退並非我們的基本預期,但某些地區有可能迎頭趕上。

3.日本企業仍有能力向股東派發股息

環球股票主管Simon Webber仍然認為,日本的企業盈利改善趨勢被低估,這將繼續為日本股市帶來支持。目前,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各個政府機構正持續推行改革,旨在改善企業管治及資本效率。這些舉措應有助於更有效地利用過剩資金,並提高相對於其他已發展市場極低的股票擁有率。

通脹環境愈趨正常

Simon Webber指出,看到金融市場更關注股東回報以及增加投資及資本開支。通脹環境愈趨正常,亦促使日本央行在環球大多數央行偏向放寬貨幣政策時,改變其對收益率曲線控制的政策,這進一步推動企業重新專注於生產力及盈利能力。

他認為,這將為日圓帶來更大支持,於過去十年的大部份時間內,日圓貶值侵蝕了外國投資者的回報。因此,以日本國內市場為主的企業有望出現更具吸引力的機會。

4. 美國大選:波動性可能增加 但優先考慮基本面

11月份的美國總統大選仍是備受關注的事件之一,其結果有可能對地緣政治關係產生重大影響。整體而言,民主黨及共和黨候選人仍未見披露他們在關鍵領域方面的政策和政策分歧,而政策進一步明朗可能會增加而非減少短期波動。

儘管如此,在貿易關稅、能源政策、銀行放鬆監管和藥品定價等分歧明顯的領域上,施羅德投資認為影響將顯而易見。無論大選結果如何,預計貿易政策將重新調整美國與競爭對手的關係,使其避開競爭對手,並優先提升美國在高科技行業的領導地位。

分散風險一直至關重要

歷史反映,若按照對大選結果的推測來部署投資組合,往往是一個錯誤的策略,分散風險一直至關重要。在施羅德投資的投資組合中,偏好能夠掌控自己未來的企業。為此,他們已盡力減少對一些明顯面臨政策風險的股份持倉。

5.圍繞從人工智能 (AI) 獲利的審查加強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 相關熱潮一直是過去一年金融市場股價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投資者紛紛湧入科技行業的受惠者,包括半導體和數據中心等板塊。

然而,人工智能 (AI) 產生的收入不到目前所花費支出金額的十分之一。因此,金融市場懷疑未來是否有足夠的收益,以證明當前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合理性。這些不確定性導致科技巨頭股票在8月份金融市場調整期間,首當其衝地受到美國股市估值下調的影響。這些科技企業可否從其人工智能支出獲利仍將會是一個重要主題。

生成式人工智能仍處於早期階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仍處於早期階段,這項技術的發展具有改變業務及生產力的巨大潛力。然而,其目前在耗電水平、供應限制及收入增長速度方面面臨更嚴格審查。亦有質疑提出,目前市場上的相關建設是否過剩,這將導致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相關股票進入整合階段。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