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一項調查發現,近三成半受訪的高小學生表示,曾經在校園被欺凌,四成一人表示想報復,近一成七人想輕生。

行為和外表較怪異的學生易被欺凌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在7月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528人,其中272人是10至12歲小五、小六學生,受訪家長和教師分別有100多人。調查發現,行為和外表較為怪異的學生較容易被欺凌,其次是語言障礙學生、身體潺弱學生,以及有社交障礙學生等。

三成受訪家長的子女表示曾被校園欺凌

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受訪家長的子女表示曾被校園欺凌,近七成人表示多於一次,一成半人更指每天都被欺凌。教師方面,六成七人觀察到學生之間有欺凌行為,兩成人指,校方沒有為當事人提供任何足夠的支援及保護。

精神科醫生:影響將來待人處事

精神科醫生陳蔓蕾指出,調查結果響起警號,需要正視有關問題,因為價值觀是從生活經驗取得,如果小朋友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欺凌,受到不公平對待,有時會怪責自己,甚至存在報復心理,大大影響將來待人處事的情況。

單靠校內社工難以全面解決問題

幼聯總幹事程德智說,每間學校只有一至兩位社工,單靠他們難以全面解決問題,學校與教師必須具備有效處理欺凌問題的技巧和能力。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