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文件顯示,截止今年6月底,香港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32萬宗申請,近20萬宗獲批,超過13萬名人才已經抵港,同時帶來超過12萬名受養人。其中,抵港的「高才通」人才近5.7萬名,隨行家屬6.1萬人。

抵港的「高才通」人才近5.7萬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稱︰「高才通,他們可為香港帶來340億港元直接經濟貢獻。高才通人才及他們配偶和孩子非常年輕、絕大多數是50歲以下, 這對於香港面對老齡化挑戰下,他們帶來很多年輕的活力給香港社會。」孫玉菡表示計劃不只針對華裔和「海歸」,引入人才不會考慮國籍,而是着重視野和能力,未來人才辦會聚焦到歐洲和東南亞宣傳,其中東南亞第一站會到馬來西亞。

望有更多來自韓國的人才來港

8月29日,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在韓國首爾舉辦交流午餐會,推廣香港作為人才樞紐及粵港澳大灣區門戶帶來的新機遇。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歐慧心表示,韓國學生是香港修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課程的最大海外學生群組,希望有更多來自韓國的人才為香港增添國際色彩。

以人才推動科技 以科技引領產業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張曼莉強調,香港正在構建自身的創科生態圈,積極吸引海內外創科人才,以人才推動科技,以科技引領產業,以產業匯聚人才。蓬勃的創科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創業就業機會,是最有效吸引創科人才來香港發展的因素。

「高才通」子女入學救校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預計學齡結構性人口下降會持續,未來五年,分別會有3至4間中學及小學陸續停辦,包括部分因應跨境學童增加開設的有時限學校。
然而「高才通」子女來港插班導致學位申請急增,對學位的需求或者會出現反彈。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早前透露,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人士,去年全年帶同大約3萬名子女來港定居,近九成是14歲以下。

國際教育迎來新機遇

學界早前就反映了,新學年內地新來港學生插班申請急增。教育局、教育界察覺到本港學童人數減少,迎接這群新來港的適齡學童既可補充本港生源,學校可以繼續發展,又可為香港未來勞動人口注入新力量,一舉兩得。

插班生名額不多 難以應付需求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早前傳媒訪問亦指,每個年級的插班申請都較往年明顯增加,尤其中一及小一的學位非常緊張,由於插班生名額不多,難以應付需求。不少來港人才選擇將子女送往直資或國際學校就讀,「高才通」來港人士對子女教育更是有較高要求,香港國際學校因此成為來港「高才通」子女的教育首選。

人才辦吸納東南亞及歐洲人才

筆者認為,人才辦對東南亞及歐洲進一步宣傳香港吸納人才,顯示著香港的優勢及吸引力依然不減,但顯示人才入境計劃的競爭要求或越來越激烈。本港應提前做好國際人才來港後的教育多樣化問題,內地人才子女來港發現難適應粵語教學,而東南亞及歐洲人才子女來港或遇到新問題新挑戰,由「搶人才」到「留人才」,滿足人才和家眷的各方面,才可讓他們安心在港幹事創業。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鄭天殷是著名移民專家,現任香港上市公司美聯集團屬下美聯移民部主管,累積逾10年移民辦理經驗,足跡遍布全球世界各地,曾成功幫助數千多個家庭移民海外。 精通各國移民法規,接受海外及香港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對移民政策及動向發佈記者會,為移民業界指標。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