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小匡》裡寫:「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古人認為士農工商四民是國家柱石,春秋之際四民平等,都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時代,依此排序的風氣逐漸消失,但社會仍然默認,政界、商界、農業、工業各有其行業壁壘。

專精其一已然不易,再想橫跨各界、縱貫東西,能臻於大成者更是鳳毛麟角,但在馬來西亞,林祥才就是這樣一位奇才。

從工程師到企業家,再到國會議員,掌管新聞部、旅遊部及財政部,每一次角色轉變都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考驗。

為什麼總是選擇做「困難的事」?商界到政界的鴻溝該如何彌補?拼搏已久,年近古稀的對事業他還依然保有期待跟願景嗎?帶着這些問題,《財經時報》與林祥才展開了對談。

擔子越重,動力越強

跟大多數馬來西亞第二代華裔一樣,林祥才祖籍在廣東潮陽,本人卻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威省南部的小鎮爪夷(Jawi)。

這對日後走上政商雙棲之路的他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天然生長在跨國語境下的他更能理解和適應多元訴求。

無論從政還是從商,核心都是解讀、分析對方未曾說出的需求,而林祥才自小就在鍛鍊這一能力。他告訴《財經時報》,自己從商時學到最多的就是跟不同人,講不同話。「做商業讓我學會在對的時間講講對的話,在講話之前冷靜思考。用恰當的交流方式跟不同的交往人群交流,進而結交商業夥伴,建立合作關係。」

另一方面,文化融合、社會網絡關係與政治資本對在馬華裔來說是持續性考驗。

林祥才也提到,早期自己沒有想過從政,儘管受到家庭影響從小就在接觸政治環境,但從政的壓力還是很大。

「從政和從商不同,在政壇要面對每個人,要確定每個人認同你,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我是要為大家負責的。」

所幸,林祥才是個「彈簧型」的人,遇強則強的他不會被困難壓垮,反而會在逆境中重生,從商和從政時都是如此。

頗有經商頭腦的他,兒時家庭環境其實並不好。獨立二字是林祥才成長史中最貼切的描述,中四那年林祥才獨自離開家鄉,到檳島的工業學院求學。畢業後來到吉隆坡發展,林祥才也沒有借助家裡的能量,而是孤身一人進入建築公司工作,憑藉優秀的工作能力和任勞任怨的精神,獲得公司高管層的信任。

27歲,林祥才已經能夠代表公司到東京洽談生意,次年更是直接升任總經理。職場進階順暢,投身政壇的他也走出了一條坦途。

1993年,林祥才開始投身馬華黨務的他,兩年後就當選為國會議員,並在1999年出任交通部次長後一路晉升,現在仍然擔任着馬來西亞財政部第一副部長、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副總會長等社會職務。

林祥才
圖片:財經時報
無論從政還是從商,核心都是解讀、分析對方未曾說出的需求,而林祥才自小就在鍛鍊這一能力。

真誠可抵萬鈞之力

任職交通部、新聞部、旅遊部、財政部等部門期間,林祥才推動了大量政策落地。

在旅遊部就職時,他積極動員官員學華語,自己也多次前往西安、廣州等地洽談中馬旅行項目。向其他國家推廣馬來西亞文化之前,他還會成立專業小組來了解友國的未來趨勢,確保其他友族的理解。

不可否認的是,中馬關係友好給他開展業務打下了良好基礎。

林祥才提到,兩國交流可以追溯到鄭和下西洋時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下南洋是賺錢養家的選擇,中國人刻苦努力的特性使得他們的發展很成功,這也協助馬來西亞的發展。」

但聚焦到他個體身上,真誠才是民眾自發擁護、愛戴林祥才的原因。

在政府四個部門服務期間,為數不多極少收到負面反饋的人裡,林祥才就是其中一個。他的訣竅一句話就能概括:在應對無法達成的事情,及時跟民眾解釋無法做到的理由。林祥才回憶,這為他換來了錢也買不到的信任。

真誠二字,放到當下也依然適用。縱覽國際局勢,林祥才反覆強調,「團結」是取得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基礎,中國與馬來西亞是如此,馬來西亞內部各個族群也是如此。

「作為華族的代表,一定要保持跟馬來西亞不同族群加強溝通,包括子女結婚要出席,大節日訪問,一定要花時間走訪,保族群互相理解彼此的文化,進而促進國家穩定發展。」

跟林祥才聊天時,總是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人生智者的氣息,他平和,又不失堅韌,智慧,又不顯說教。

經歷過人生的波瀾壯闊後,他對自己、對後輩、對世界都平等以待,既不過多期盼超出預期的回報,也不妄自菲薄看輕自己的付出與價值。在動盪之中,他猶如一座高山,只是存在,就給人以內心的安定。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