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4|特區政府正就《2024年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詢。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召開記者會,發表今年《施政報告》建議書,就九大範疇提出了50多項建議,教聯會期望政府採納,推動香港教育的發展,當中建議可考慮由深圳出資向港府「買位」,讓深圳非港籍學生跨境來港入讀公營學校。

施政報告2024|教聯會就九大範疇提出了50多項建議

出席記者會的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教聯會主席黃錦良、立法會議員兼教聯會副會長朱國強。教聯會就九大範疇提出了50多項建議,包括「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維護教師專業」、「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推動STEAM教育」、「推動職業專才教育」、「應對學齡人口下跌」、「激活人口 家庭友善」、「正向教育 精神健康」及「提升中小學設施」,從大局和長遠需要謀劃教育發展。

一、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教聯會建議特區政府持續加強歷史文化教育,通過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此外,建議當局增加姊妹學校計劃津貼、為辦學團體提供專款聘請人手推動愛國教育,並增加資源投放,支援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場所的建設,例如教聯會下設的愛國教育支援中心等,建立恆常撥款支援的機制,更好地服務香港市民和青年。

二、維護教師專業

教師作為學生的楷模,必須具有良好操守和專業水平。教聯會期望當局能夠加強兩地專業交流,並加強推動內地考察團及培訓、鼓勵準教師到內地實習,拓闊專業視野。此外,持續檢視及優化《基本法》測試安排,為新入職及轉職教師提供更多便利措施。

三、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教聯會建議特區政府推出不同的配套措施,包括提供獎學金及補助、優化留學政策、增加宿位供應等,並加強海外宣傳和品牌建設,匯聚更多海內外人才;加強兩地高校及國際頂尖學府的合作,推進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此外,加強對自資院校的支援,提供大灣區推廣資源,推出新一輪配對補助金計劃,並爭取逐步提升自資高校內地學生收生限額,促進本港高等教育的多元發展。

四、推動STEAM教育

為了培育更多創科人才,教聯會建議政府須進一步推動STEAM教育,包括優化教師STEAM培訓、加強STEAM資源平台建設,以及大力推動航天科普教育等。同時,推動幼兒創科學習,培養幼兒對科學科技的興趣。從宏觀層面,推動產學合作、建立數字教育體系,並發展由中國主導的本地數字化教育平台,推進本港創科教育的發展。

五、推動職業專才教育

教聯會建議政府採取不同措施,加強高中應用學習科目課程認受性,提升學生的修讀意欲。此外,兩地可開展更多職業教育的合作交流,為香港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及考察的機會;以大灣區為試點,開展相互承認的專科學歷,並逐步推展至大灣區各城市。其他建議包括:加強支援企業學院的發展,培育合資格的技術專業人才;加強特殊學校離校生的職業訓練及託管服務名額。

六、應對學齡人口下跌

本港學齡人口下跌,中小幼學校普遍面對收生不足的衝擊。教聯會建議教育局放寬編班的計算機制,並容許學校因應學校取錄的插班生而開班。在補充生源方面,可考慮由深圳出資向港府「買位」,讓深圳非港籍學生跨境來港入讀公營學校。當局亦應增加津貼金額及提供更多支援,鼓勵辦學團體合併學校。為了提升教育質素,本會期望政府改善中小學班師比例,並提供專項培訓,支援超額教師重投教育崗位。

七、激活人口 家庭友善

教聯會建議政府加強支援學校,讓高才通子女早日適應香港的校園生活。在育兒方面,政府應提高每名幼稚園學童的單位資助額,以鼓勵幼稚園開辦長全日班及暫託幼兒服務;並擴展小學「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讓更多雙職家庭受惠。此外,加強對幼稚園的支援,包括幼教師生比例應改為1:10、放寬幼稚園的用款規管,讓校方能靈活使用不同津貼。

八、正向教育 精神健康

學生精神健康備受關注,教聯會期望政府未來能夠持續加強醫、教、社跨界別合作,為有需要學生及時提供支援;同時加強教師、校長、家長的以至學生朋輩的培訓,助人自助。鼓勵更多學校參加《4Rs精神健康約章》及「全校園健康計劃」;加強正向及生命教育,提升學生的抗逆能力,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此外,政府亦應培訓及引入更多精神科專科人手,縮短學生的輪候時間。

九、提升中小學設施

本港部分學校設備殘舊,教聯會建議政府鼓勵不同辦學團體合作推動「火柴盒校舍」與鄉村學校,與其他學校合併,汰舊換新。同時,設立專項津貼,提升校舍設施,改善硬件配置。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