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錢不能買到快樂,這個道理在今時今日仍然適用嗎?擁有充足的物質資源對生活質素和心理健康可能比想像中更重要。美國一項調查顯示,當地打工仔認為,年薪平均達約74萬港元水平能讓他們感覺更幸福快樂,即是每月收入要到達6萬港元以上;但賺錢始終難以成為成功人生的直通車?
研究調查|年賺74萬才覺得快樂
美國理財機構Moneyzine在去年底進行一項調查,收集超過1,200名美國受訪者的意見,發現他們認為平均年薪達到94,696美元(約73.8萬港元)會讓他們「更快樂」;然而,年薪低於6位數(10萬美元)顯然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尤其是在生活成本較高的地區。調查中,有來自17個州的數據顯示,受訪者感到幸福所需的平均年薪資都超過10萬美元。
實際工資與快樂水平相差四倍
在美國,打工仔距離目標收入最遠的行業是零售業,他們平均認為需要比現時多407%的收入才會覺得快樂。換言之,零售界員工普遍薪金只達到他們滿意水平的四分之一,這造成該行業的流動率極高,達60%。其次覺得收入與快樂水平相差甚遠的行業是客戶服務業,第三則是飲食服務業,他們分別需要多294%和271%的收入才可以達到「快樂水平」,即接近三倍工資。
與之相比,對目前收入感到最滿意的是醫生、律師或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即使收入只有目前水平的84%,他們仍會感到幸福滿意。
對工資感到最不滿的行業
括弧內為該行業打工仔相比現時收入,需要多少百分比的工資才會感到快樂(Happy)︰
- 零售業(407%)
- 客戶服務業(294%)
- 飲食服務業(271%)
- 勞動工人(265%)
- 行政/管理支援(242%)
- 創意行業(213%)
- 清潔工(199%)
- 技術員(192%)
- 教育(187%)
- 商業專業人士(167%)
為了更高人工而作出犧牲
調查還發現,為了令財務狀態更穩定,不少人作出以下決定︰
- 避免放假外遊(73%)
- 不出席社交活動(67%)
- 放棄婚禮、生日派對或週年紀念日等(58%)
- 身兼副職(57%)
- 推遲買樓計劃(56%)
- 不買車/賣車(56%)
- 延遲或不去接受所需的醫療服務(51%)
- 延遲或不做所需的心理諮詢(45%)
- 推遲生育計劃(42%)
- 推遲結婚計劃(38%)
因為有錢所以幸福快樂?
該研究總結指,「錢愈多,問題就愈多」這句話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並不適用。美國居民的平均收入須達到目前收入的兩倍以上,才能讓他們對自己的收入感到滿意。另外,多數美國打工仔願意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做出巨大犧牲來讓財務狀況變好。
但賺得多錢是否通往快樂的唯一途徑?專家指出,有錢的人其實不一定快樂,但快樂的人卻顯得更成功。對幸福科學(science of happiness)有多年研究的幸福教練兼正向心理師穆勒(Tami Muller)說,「快樂的人能賺更多的錢、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並且在生活中更成功,而不是反過來。」
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尤其重要
穆勒續指,「幸福才是實際上能讓人獲得成功的因素。」早在2005年,對225篇論文進行的系統性回顧就發現,快樂可以領生活的不同領域更成功,包括收入和健康。另外,哈佛大學一項收集了超過80年數據的研究顯示,最長壽而幸福的人往往優先考慮強化他們與別人的聯繫。
「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不是如何取得更大成功,而是如何變得更快樂,然後成功就會隨之而來。」穆勒總結。
更多香港財經時報文章
- 暑假免費搭九巴優惠|小童八達通拍卡免扣車費!10個紅日免費+450條路線
- 保誠位於啟德AIRSIDE全新理財顧問綜合辦公室開幕!提供優質及現代化培訓教學設施
- 教育局招聘|文員月薪15,405元、負責行政文書職務|申請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