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走勢】仲量聯行指出,凍倉設施的回報穩健,租金水平亦高於其他資產類別,2030年亞太區凍倉投資額可望突破20億美元,當中香港凍倉租金溢價可高達30%至50%。
仲量聯行:目前至2030年的亞太區凍倉投資額可望突破20億美元
仲量聯行料將繼續為亞太區提供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機會。隨著投資者追求投資組合多元化,並捕捉用家對更專門設施的需求,預計目前至2030年的亞太區凍倉投資額可望突破20億美元,遠超2021年的最高金額9.48億美元。
儘管凍倉資產的交易量較2021年的最高水平有所縮減,仲量聯行認為從現在到2030年將有多項因素帶動凍倉資產投資回升。具體而言,凍倉行業較其他資產類別具有更高穩定性,加上使用凍倉存放易腐產品和藥物的持續需求,料將備受投資者垂青。此外,凍倉資產的租賃契約吸引,租金通常高於標準物流及工業設施,而且租期較長,亦將吸引具有前瞻思維的投資者。
受利率上升和資本成本上漲影響
根據仲量聯行的分析,過去12個月凍倉行業的交易活動有所放緩。利率上升和隨之上漲的資本成本等外圍因素,均使地產投資相比其他市場的吸引力普遍較低。亞太區方面,2021年的配送和凍倉中心交易量雙雙飆升,平均價格達2,960萬美元,高於10年歷史平均價1,910萬美元。
此外,大宗交易數量亦創下新高,達到32宗,為過去10年平均每年15宗的兩倍多。去年平均交易規模為1,630萬美元。
凍倉市場的投資入場門檻升高
仲量聯行亞太區供應鏈與物流解決方案高級董事Ben Horner表示,凍倉投資從2021年開始降溫,但未曾達到頂峰。從消費模式的結構性變化,到線上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各種宏觀經濟影響等一系列因素,將吸引更專業、資深的投資者,帶動凍倉市場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最近,凍倉市場的投資入場門檻升高,雖然對交投活動造成影響,但同時亦將吸引更專業的投資者和營運商。仲量聯行的分析顯示,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凍倉投資需對溫控環境、物流和合規的獨特複雜性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這種營運特性可為饒富行業知識的投資者帶來競爭優勢,同時令其他投資者對入市感到猶疑。
投資前宜先考慮科技投資
此外,為滿足消費者對效率的需求,並應對影響部分穩健供應鏈的全球干擾,投資者進行凍倉設施投資前宜先考慮科技投資。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自動化、機械人和能源效率方面的進步,可顯著提高凍倉設施的營運效率,並有助營運商/佔用者降低成本及加強韌性,但最終對擁有專業經驗的投資者更為有利。
疫情期間,香港消費者改為選用網購和送貨服務購買新鮮農產品及肉類,使香港對凍倉的需求激增,即使疫情過後仍然持續,惟本地缺乏現代凍倉設施和配送中心,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有鑑於此,本地及海外投資者均熱衷投資凍倉行業,尤其是將現存倉庫改建為高品質凍倉設施。事實上,相比傳統的乾貨倉庫,凍倉的租金溢價可達30%-50%不等,回報相當可觀。
尋找適合改建的工業大廈仍存挑戰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工業地產主管翁加田表示,考慮到凍倉行業的基本面和持續增長前景,投資者仍然積極物色具有改建潛力的物業。仲量聯行預計,本地及海外的新投資者將尋求自設平台或注資現有凍倉專業營運商。然而,由於不少現有工業大廈乃為輕工業製造而非倉庫和物流用途而建,故尋找適合改建的工業大廈仍存挑戰。只有具備大型樓面、逾5米高樓底、每平方呎逾200磅樓面負重能力以及足夠貨物裝卸空間的大廈,才能滿足現今營運商的需求。
宏觀經濟的影響亦將塑造亞太區凍倉行業的未來投資需求。亞太區擁有龐大的中產人口,加上經濟快速增長,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預計將支持消費水平持續上升。亞太區於2013年至2022年的私人消費錄得強勁的年複合增長率4.1%,預計於2023年至2025年的增速將加快至4.7%。
為亞太區凍倉市場帶來有利條件
此外,亞洲於2019年至2022年的雜貨配送收入增長超過一倍,由920億美元增至2,69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4,53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1%。同時,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場於2022年的價值為5,564億美元,亞太區佔其中約三分之一,預計於2023年至202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4.9%,領先美國(2.1%)和歐洲(2.2%)。
仲量聯行亞太區研究總監Peter Guevarra表示,無論是人口結構還是宏觀經濟因素,無疑為亞太區凍倉市場帶來有利條件。鑑於對凍倉空間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上基本需求相對缺乏彈性,凍倉資產一方面能帶來可觀的財務收益,同時亦可令投資組合更穩定和穩健。仲量聯行認為,凍倉這類重要的資產類別,需要具備更專業和豐富知識的投資者支持,以刺激投資及保持長期發展。
更多樓市走勢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