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發展商在樓市減辣政策實施後動作頻繁,接連推出多個新盤,吸引不少市民入票認購;另一邊廂,不少買家在《施政報告》出台不久後早著先機入市,二手屋苑交投熱度隨新盤登場而開始降溫,周末二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稍微回落。根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估算,全港50個指標屋苑共錄960組客戶於周末預約睇樓,按周微減1.0%,但仍為近21周次高。客源比較如下:

各區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及客源變化

按地區劃分,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區指標屋苑的周末預約睇樓量兩跌一持平,其中以九龍區的跌幅最大,該區21個指標屋苑於本周末暫錄360組客戶預約睇樓,按周減少1.4%。

地區

(屋苑數量)

預約睇樓量 (客戶數量)

客源比例(%)

本周末

按周升跌幅

投資者

上車客

換樓客

租客

港島區 (8)

125

無變化

10.2%

19.4%

42.4%

28.0%

九龍區 (21)

360

- 1.4%

8.3%

24.9%

36.4%

30.4%

新界區 (21)

475

- 1.0%

7.9%

37.0%

26.0%

29.1%

全港總計 (50)

960

- 1.0%

8.4%

30.2%

32.0%

29.4%

主流業主未有意欲大幅劈價

新界區21個指標屋苑於周末暫錄475組客戶預約睇樓,按周跌1.0%。利嘉閣地產大圍區高級區域董事黃萬盛指出,發展商於《施政報告》發布後積極推出新盤應市,開價甚或比現市低水,無疑對二手單位叫價構成壓力;加上主流業主未有意欲大幅劈價,準買家對二手屋苑意興闌珊,本周末沙田第一城預約睇樓量輾轉下滑。

黃萬盛又指,減辣措施雖為樓市帶來沖喜作用,然而市民在高息環境下態度審慎,不會追價入市,相信二手業主或須進一步減價,才能吸引買家承接單位。


部分指標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變化(新界)

地區

屋苑名稱

預約睇樓量 (客戶數量)

客源比例(%)

本周六、日

升跌幅

投資者

上車客

換樓客

租客

沙田

沙田第一城

45

- 10%

5%

50%

10%

35%

馬鞍山

銀湖‧天峰

20

無變化

10%

35%

30%

25%

荃灣

愉景新城

15

無變化

5%

30%

35%

30%

天水圍

栢慧豪園

15

- 25%

10%

45%

20%

25%

東涌

映灣園

40

+ 14%

10%

40%

20%

30%

準買家持續下探樓價底線

利嘉閣地產美孚萬事達A組高級聯席董事郭永峰表示,有一批買家趁減辣措施出台不久後搶先入市,二手筍盤被市場消化後杳無蹤影;與此同時,新盤再掀攻勢,爭搶市場焦點,美孚新村周末預約睇樓量因而減少。郭永峰補充,業主態度開始軟化,然而準買家持續下探樓價底線,與業主期望存在一定落差,入市意欲略為收斂,美孚新邨本月至今暫錄8宗買賣,銷情相比十月份全月的17宗稍微放緩。

部分指標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變化(九龍)

地區

屋苑名稱

預約睇樓量 (客戶數量)

客源比例(%)

本周六、日

升跌幅

投資者

上車客

換樓客

租客

紅磡

黃埔花園

20

無變化

10%

10%

50%

30%

牛頭角

淘大花園

15

- 25%

5%

50%

15%

30%

將軍澳

將軍澳中心

20

無變化

5%

35%

30%

30%

長沙灣

昇悅居

25

+ 25%

10%

30%

30%

30%

荔枝角

美孚新村

45

- 10%

10%

10%

45%

35%

客人外出睇樓態度較之前積極

至於,港島區8個指標屋苑本周末暫錄125組客戶預約睇樓,與上周持平。利嘉閣地產逸樺園分行聯席董事吳玉蘭表示,自減辣後樓市氣氛逐漸好轉,加上業主願意減價,客人外出睇樓態度較之前積極,康怡花園未來兩日的預約睇樓量增加。吳玉蘭補充,睇樓客以本地用家為主,反映市場上的實際住屋需求,而專才客則多集中睇租盤,本月至今康怡花園暫錄約4宗成交,交投平穩。

部分指標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變化(港島)

地區

屋苑名稱

預約睇樓量 (客戶數量)

客源比例(%)

本周六、日

升跌幅

投資者

上車客

換樓客

租客

鰂魚涌

太古城

20

- 20%

15%

5%

45%

35%

鰂魚涌

康怡花園

25

+ 25%

10%

20%

40%

30%

鰂魚涌

南豐新村

15

無變化

5%

40%

35%

20%

柴灣

杏花村

15

無變化

10%

15%

45%

30%

更多最新香港樓市走勢及二手成交新聞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