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稅務局今日公布9月份3項住宅辣稅個案(包括15%新住宅印花稅、BSD及SSD)合共錄157宗,按月下跌約21.9%,創8個月最少。以第三季計僅錄552宗!
樓市走勢|辣稅個案較疫情爆發前5年平均大跌84%
宗數不僅較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至2023年第二季平均每季947宗少約41.7%;比起疫情爆發前的五年(2015年至2019年)平均每季3,528宗更大跌約84.4%。
15%新住宅印花稅個案創紀錄季度新低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3項辣稅中,15%新住宅印花稅個案於今年第三季錄339宗,較次季499宗大跌約32.1%,創有紀錄的季度新低。
美聯:長線收租投資意欲大減
宗數比起疫情爆發後平均680宗大減5成,與疫情爆發前5年平均2,668宗更大跌約87.3%。香港息率升,供款增,同時樓價跌,長線收租投資意欲大減;樓市吹淡風,股市不振,定期利息上升,吸引投資者轉投銀行定期存款,導致15%新住宅印花稅個案創新低。
BSD宗數較疫情爆發前平均大減約78%
BSD個案(買家印花稅個案 -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以公司名義入市的住宅個案均需要繳付的稅項)方面,雖然今年初內地與香港已恢復全面通關,內地買家來港置業入市於今年首兩季曾一度略為回升,分別錄187宗及200宗,但比起疫情前5年平均每季727宗仍相差甚遠;今年第三季本港樓市顯著轉靜,BSD個案跌至162宗,按季跌約19%,比起疫情前平均更大減約78%。
第三季SSD僅51宗 短炒近乎絕跡
至於反映短炒個案的SSD持續於低水平反覆徘徊,今年第三季整個季度只有51宗,反映住宅市場短炒近乎絕跡。縱使宗數按季回升超過4成,並創5季新高,但主要是「基數」偏低,導致相關個案出現「顯著」回升。事實上,若與疫情爆發後平均74宗相比,今年第三季仍低約31%,比起疫情爆發前5年平均134宗更低約62%。
更多香港樓市走勢及最新二手成交新聞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