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讀者公積金一年半間約蝕了60萬(包括行政費)。而且蝕了本來做定期存款(或其他投資)可賺到起碼20萬。就算沒再多蝕,都要多付約20萬行政費。

理財個案(1)公積金一年半蝕足60萬

老師,我的公積金一年半之間大約蝕了60萬(包括行政費)。而且蝕了本來做定期(或其他投資)可以賺的起碼二十萬。然後,我想假如我未來3年市道維持不變,就算沒有再多蝕,我都要多付約20萬行政費。

完全不懂理財投資

如果我現在全數提取,假設做定期有4厘息(目前其實高於此數),3年我將有50萬進賬,還節省20萬行政費。老師,我的分析對嗎?我完全不懂理財,投資,擔心我有未考慮到的地方。

近退休感覺捱打如何扭轉困局

我做兼職1年的收入並無定期利息高。加上我的歲數,身體(經常失眠)令我覺得賺少少錢,可能會短幾年命!在這個時候退休,身家縮水,真的有點難過,希望你盡快幚幫我!老師,我看了也不明白。只知不妙!退休人士應該用錢創造財富,而家感覺是捱打,但願不再蝕更多。我應該/可以扭轉這個局面嗎?

理財個案(1)龔成老師分析︰現時整體經濟走弱

重點,係你急唔急住用D錢。現時全球依然受多個因素影響,如情,加息,戰爭等影響,所以整體經濟都走弱。但我相信隨住全球不明朗因素慢慢消除,相信未來的營商環境會慢慢好轉。

全數沽出做定期更不利

現時股票市場雖然係弱勢,但同時大市係一個較低位置,如果全數沽出去做定期存款,其實長線對你更不利。如果你真係好擔心,或者短期要用錢,你可以取出"部分"做定期,餘下就等大市回升翻才再作其他投資安排。

理財個案(2)可否分享借貸經驗

我見到有啲貸款機構聲稱有低息貸款,實際年利率大幅低於銀行定期(如借貸利率2% vs 銀行1個月定期利率4%)。想問龔sir點睇呢個現象?相關公司通常如何保障自己既profitability (eg Terms and conditions)? 龔sir可唔可以分享自己借貸經驗?

點解唔自己放銀行定期?

假設貸款機構平均借貸利率低於/等於定期,公司該項核心業務明顯唔會帶來收益 (簡單d講根本係到做慈善)。點解佢唔自己放銀行定期,要麻煩自己做TU,浪費人力物力,去獲得負回報但較高風險?

投機操作風險及回報

即使話係擴大customer base,個付出都太大? 再假設貸款公司預期於還款期間外圍息率會大幅下降並低於貸款年利率,相關投機操作風險亦相當高,而回報亦不高。

或是說對一筆貸款而言,批出的貸款利率低於短期銀行定期利率,是否不合常理?Thanks!

理財個案(2)龔成老師分析︰最後一張「皇牌」

我自己會視借貸投資,是我最後一張「皇牌」,真的有需要時才會動用,所以,我借錢的經驗不算多,只有當中有明顯的息差先會做。

核實這個低息貸款是否屬實

首先要核實這個低息貸款是否屬實,同時是否附帶其他更多的條款。通常商家做生意都會首先給你優惠,例如:頭一年很低息,之後好高息吸引新客戶。

不可能全部錢都放於銀行

借貸對貸款公司來講,是較爲重要的業務,不可能全部錢都放於銀行,其實間間貸款公司的賺錢架構都不同,好難話用低息貸款做張羅就一定蝕。

通常借貸的利率應高於定期利率

現時,借貸業務競爭激烈,如果要擴大客戶群,的確需要更多的優惠吸引新客戶,不排除會用低息貸款的方法先擁有客戶,再銷售其他業務。通常借貸的利率應該高於定期利率,但現時屬於特別時期,美國不斷加息。

最重要係了解當中條款

若相關機構跟住加,有機會係連生意都無得做,所以有機會係權衡利弊後,用較低利息批出貸款,以維持公司運作。當然,最終係邊個因素,只有這個機構才會知道。作為投資者,最重要係了解當中條款,同埋個實際利率,以免出現誤判。

更多股票投資入門及理財方法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