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走勢2023】香港樓價在通關後一度急速反彈,但近日已經放緩,二手交投同時回軟,反映香港「通關」後的「亢奮期」已過。美聯集團1200.HK)主席黃建業認為,疫後香港「大病初愈」 復甦須「火速進補」,籲撤辣刻不容緩!引資金留港買磚頭!大量補充流失人才!黃建業提出四招(其中三招是減辣撒辣;另一招是進一步放寬首置按揭成數措施),激活二手市場助港人安居,為港燃點新動力。

香港樓市「通關」後的「亢奮期」已過

美聯黃建業表示,香港已全面通關近半年,復常步伐未如預期,股市衝上高位後回落,恒生指數目前在19,400點左右徘徊,香港樓市亦不遑多讓,香港樓價一度急速反彈,但近日已經放緩,二手交投同時回軟,反映香港「通關」後的「亢奮期」已過,資金觀望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裹足不前。

特區政府須「火速進補」

過去3年香港經濟受疫情嚴重打擊,黃建業認為目前屬「大病初愈」,特區政府須「火速進補」,固本培元助港復甦,建議徹底寬免外地人來港首次置業需付的3成辣稅,以吸引資金流港「買磚頭」,更可吸引人才來港發展職業生涯和安居,補充大量流失的人力資源,為香港發展燃點新動力;又贊成進一步放寬按揭,激活二手市場,加快流轉,助港人安居置業。

樓市與經濟是環環緊扣

黃建業表示,宏觀半世紀的香港發展,樓市與經濟是環環緊扣,經濟好,樓市自然暢旺,同時樓市旺亦可帶動經濟發展,因為樓市交投暢旺,利好的不止本港的地產業,更可令銀行、律師樓、裝修、運輸、甚至資產管理等行業受惠。

香港樓價長期高踞全球最高,正是國際城市、環球經濟重鎮的鐵證。但是過去數年,香港先後經歷貿易戰、社會運動及疫情的影響,經濟重創,嚴重打擊投資信心,加上競爭對手步步進迫,港府應更進一步主動出擊,善用香港具價值的資產優勢,吸引中外資金留港投資,以加快香港經濟復甦。

吸中外「人才及財力」是最「刻不容緩」

而且現時香港面對長期人才流失,嚴重欠缺勞動力及創新力。適逢國內失業率高企,正是吸引國內人才來港工作的良機,故「撤辣」為樓市鬆綁,吸中外的「人才及財力」是最「刻不容緩」的振興方案。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香港「通關後」的確已經走上復常之路,最新失業率跌至僅3%,連跌12個月,不少機構均預測今年本港GDP增長可達3.5%至5.5%。但從投資市場層面,香港卻未見重新煥發活力,最新銀行體系結餘已跌至近400億的水平;根據香港交易所的數據,今年5月本地證券市場每日平均成交金額僅過千億,較4月再跌逾7%,較去年12月更跌逾25%

投資市場表現反映資金投資香港有疑慮

更嚴重的是,有跨國會計師行預測上半年香港IPO集資額將跌出全球五大之列,全年亦僅錄1,500億至1,700億元,遠遜於年初的預期。黃建業認為,投資市場的表現反映資金對投資香港仍有疑慮,現時實為香港盛衰的轉捩點,提振經濟刻不容緩,需立即提供誘因吸引中外資金留港,而港樓正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板塊。黃建業更指出,立即撤辣可為香港經濟及社會帶來6大利好:

撤辣的6個好處

  1. 吸引中外資金來港買磚頭,為港帶來資金
  2. 以樓市帶動房地產、銀行及資產管理等板塊的發展
  3. 加速人才來港落地生根,補充流失的勞動力
  4. 加快二手流轉,助港人安居樂業,改善居住環境,令更多人願意留港建家
  5. 振興樓市,大幅增加庫房收入
  6. 助有資金需要的業主套現

香港租金較內地高

事實上,香港樓市對中外人士仍然極具吸引力。香港作為大灣區一員,在港首次置業繳付的首期相對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為低;本港租金較內地高,但按息卻相對較低,買樓實在更為划算。

以購買一個800萬元單位為例,香港首期(以承造9成按保計算)只需要80萬元;反觀,大灣區其他城市最低首期需付23成,即160萬至240萬元,可見本港首期相對較低。

入市門檻遠高於大灣區其他城市

然而,由於非本地人在港置業需要繳付3成辣稅,以上述個案計算,即高達240萬元,連同1成首期,合共高達320萬元,佔樓價4成之多!

入市門檻大幅上升,遠高於大灣區其他城市,可見辣稅大大減低專才來港落地生根的意欲。因此建議徹底寬免合資格專才來港首次置業需付的3成辣稅,只需繳交首置的從價印花税,屆時入市門檻比起大灣區其他城市為低。

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新加坡的置業成本比較

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新加坡的置業成本比較
圖片:美聯集團
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新加坡的置業成本比較

香港樓市的反彈力道仍未足夠

香港樓市表現亦略遜預期,特別是二手的交投,受制於加息及新盤搶客,近期二手成交似呈拾級而落的跡象。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今年首五個月,二手住宅註冊量錄約19,705宗,雖然較去年同期高出約12.5%,但是卻較2021年同期低約27.4%。黃建業指出,去年樓市屬近半世紀罕見的「超級冰封期」,今年成交高於去年是必然的事,惟2021年與今年同屬「樓市反彈期」,今年的二手交投卻遠遜於2021年,可見香港樓市的反彈力道仍未足夠。

3成辣稅實屬「過辣」

交投未見顯著上升,不代表香港樓市的投資價值減低。對決心留港工作落地生根的港漂而言,在港置業仍然相當吸引,不少居港人士都認為港樓是「能買馬上就買」,故很多新香港人取得身份證的第一件事,就是買港樓。然而,3成辣稅卻是阻礙中外人士入市的致命傷。特區政府雖然已提出眾多「搶人才」措施,其中包括合資格外來人才可在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繳付的30%辣稅,惟稅項「先付後退」,而且3成辣稅實屬「過辣」,令人才來港落地生根的意欲大減,亦影響中外人士成為港人的歸屬感。

應乘勝追擊加快「搶人才」

與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作比較,香港因為通關較遲,在很多層面都被新加坡拉近距離。惟近期新加坡因樓市「過熱」而需提出「加辣」措施,令不少有意在新加坡發展的專才卻步。新加坡本身資源相對匱乏,但香港卻有背靠祖國的優勢,此時正是香港出擊加速「搶人才」的好時機,以吸引多於疫情前數量的人才來港為目標。雖然目前海外專才在港置業需付3成辣稅,比起新加坡6成為低,但為了能更快地收復近年兩地差距,應乘勝追擊,加快「搶人才」,建議寬免合資格專才來港置業需付的3成辣稅

香港樓市用家主導不存在炒風

黃建業強調,若特區政府認為「撤辣」會令港樓價急升,只是「杞人憂天」,以現時的經濟環境、息口及供應而言,香港樓市雖然有升幅,但難大升,相信今年全年的樓價升幅僅約10%左右,距離高峰仍遠。未來隨著更多土地釋放,未來十年新供應到位,有助樓價升幅放緩,目前香港樓市由用家主導,不存在炒風。

辣招的存在只是令市民換樓的成本增加,令物業市場缺乏正常流轉,對長遠發展並不健康。再者,若市民需要資金周轉的靈活性,「減辣」可助市民按個人需要套現應急,又可應付不同突發情況及不時之需,因此減辣撤辣實屬「刻不容緩」。

重燃「東方之珠」的光芒

黃建業認為香港正值「大病初愈」,須「火速進補」,才可以回復舊觀,否則極可能為時以晚,被競爭對手一一趕過,屆時經濟及樓市皆難重拾昔日榮光,故呼籲特區政府以果斷迅速的政策,助香港加快復甦,重燃「東方之珠」的光芒。

撤辣及減辣的具體建議

  • 徹底寬免外地人來港首次置業需付的3成辣稅(BSD+DSD)
  • 將15%的新住宅印花稅(New Residential Stamp Duty, NRSD)稅率回復至雙倍印花稅DSD,為市民換樓開方便之門。
  • 取消額外印花稅SSD,或可將年期及稅率回復至「加強版」前。即買入住宅單位後頭半年內出售的稅率為15%;在6個月以上至12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10%;在12個月以上至24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5%

贊成立即進一步放寬首置按揭成數措施

除了撤辣減辣助「搶人才」及幫助市民上車外,日前財爺表示有意放寬首置按揭成數措施。建議立即將逾1,000萬至1,200萬元由現時承造8至9成按保,劃一提高至9成,將進一步助市民上車。至於目前價格1,200萬以上按揭成數由8成逐步遞減,至1,920萬元僅5成,換樓有一定難度。為幫忙市民換樓,故呼籲政府放寬逾1,200萬至1,920萬元承造7至9成按保,而1,92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比例則升至7成。

建議進一步放寬首置按揭成數措施

 

現時

建議

1,000萬元或以下

9成

維持不變

逾1,000萬至1,200萬元

8至9成

劃一調高至9成

逾1,200萬至1,920萬元

5至8成

調高至7至9成

逾1,920萬元

5成

調高至7成

更多香港樓市走勢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