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讀者有Full Pay車位、有供緊自住樓!有100萬閒錢應再買車位還是單位收租或買收息股?
理財個案(1)讀者來信:有100萬閒錢點投資
老師,我已持有一個車位(full pay),一個單位(自住供緊) ,可用現金100萬請問應再買車位還是單位收租或買收息股?
理財個案(1)龔成老師分析︰投資質股值博率較高
其實現時車位和住宅物業架租金回報率都不高,投資價值一般。相對而言,投入優質股的值博率會較高。不過,每個人都有住屋需要,故自住物業不要用投資方向去分析,而係用長線用家角度。只要配合到生活,又供得起,咁就應該保留。
投資收息股定增長股視乎年紀
而車位,如果你係自用,咁持有係無問題。若你係投資,就要考慮佢租金回報率,如果不高就可能轉去其他項目,長線或會更有利。至於投資,收息股定增長股,要睇翻你自己年紀、投資知識、風險承受力等。若你係初學者,同時又較保守,收息股會是一個選擇。
理財個案(2)讀者來信:保費100%退還保險計劃
老師,有個觀念想請教你,不知道觀念是否正確。而家坊間有好多保費100%退還保險,會喺保險期滿時100%退還保費給客戶,但係月供保費就會比地純保險貴好多。就住院現金保障為例,住院保障金額每天$2000,一住院就賠錢,每天賠償$2000。
保費退還保險計劃月供保費
保費退還保險計劃月供保費大約是$1800,供20年後保費100%退還。而同一保障金額的純保險,月供則是$300左右。假設我將$1800,分拆為$1500月供VOO+$300購買純保險保障。
VOO過往10年平均回報率
根據歷史紀錄,VOO過往10年平均回報率為10%,月供$1500 20年後價值回報便會是$1,140,000左右,純保險支出20年為$300x240=$72000,扣減保險支出還剩$1,068,000左右。
買純保障的保險計劃比較好?
比起直接購買$1800 保費回贈計劃,20年供款為$1800x240期,$432000,20年後也是只能取回$43萬左右。根據以上觀念,是否只購買純保障(沒有儲蓄成份)的保險計劃比較好?
月供優質股票或ETF?
把多出的錢月供優質股票,或者是ETF?現金流動性比較高,也不會出現提早退保導致無法取回保費的情況(或者是保險公司倒閉的風險)。請問以上觀點正確嗎?有什麼風險需要注意?謝謝老師。
理財個案(2)龔成老師分析︰保險的作用是「防守」
其實不用想得這麽複雜,保險在理財的計劃中扮演「防守」的角色。原理就是將你某些不想承受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例如人壽保險的原理,是當一個人不幸過世,其家人會因此而失去經濟支柱,
將「失去經濟支柱」風險轉嫁保險公司
若果想將「失去經濟支柱」這部分的風險轉嫁保險公司,就要買人壽保險。當家庭失去經濟支柱時,保險公司的賠償就會起作用,購買保險的人就用「保費」作爲代價。
理財應做到「攻守兼備」
在理財中,我們應該做到「攻守兼備」,保險是防守性產品,有購買的需要。我自己也有買,但買哪些類別,金額多少,就真的很個人化,要視乎你願意承受哪些風險,又有哪些風險想轉嫁給保險公司。
「足夠保障」便可
另外,由於保險只是一個防守性產品,因此不用買得過多,「足夠保障」便可。理財是一個配置的過程,當你做好防守後,就應該將資金,留作「進攻」之用,這樣對整個財富最為有利。月供保費之所以貴是因爲保險公司其實用你的錢去投資,然後到期滿的時候再發還給你。
長線可以優於3.5%回報率
所以,你要想20年後,你投資回報能否優於退還的金額。我粗略以20年100%回報為例,即每年平均回報率係3.5%。若你自問保留資金去投資,長線可以優於這個回報率,你就應選用無退回保費的醫療保(假設當中保障係一樣)。
投資留給更有增值能力的工具
如果你買保險只是想將風險轉嫁到保險公司,基本的純保險就足夠。至於投資,就留給更有增值能力的工具。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可以月供並作為長線增值目標。
理財個案(3)讀者來信:買港股定美股好
你好呀,想問下其實買港股好啲定美股好啲呢?
理財個案(3)龔成老師分析:長遠兩邊都有
我建議你長遠要建立一個更平衡的投資組合,同時投資港股及美股,能有效減少風險的集中度,因此這是方向。因此,你可投資美股,但不建議這刻將港股全部賣出轉去美股,你可以慢慢分段轉去美股,長遠兩邊都有。
同時投資會有不差的長期回報
我相信中國、美國,都是全球兩個長遠最大經濟體,同時投資會有不差的長期回報,美股如不懂,最簡單是投資ETF,如追蹤標普500的VOO,分注或月供,都有不差的長期效果。現時美股不算便宜,就算你美股無貨,都不建議現時一次過大手投資,最好是慢慢分注,平衡自己在財富配置的比例。
不建議完全不投資港股
相反,也不建議完全不投資港股,因為當中仍有有質素的企業,長遠仍有當中的價值,只是有些企業的增長力,比過往減少左,因此只需平衡配置就得。
更多理財個案及股票投資理財方法
理財個案|想將全部存款買貨幣基金每天收息!會不會很危險?|龔成教室
理財個案|保單逆按揭、股票掛鈎風險、車位投資前景!3大問題求教|龔成教室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