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如果給你選擇,你想獲得一筆現金,還是獲得一個想法呢?相信大部份人會選擇現金,甚至不需要問那個想法是甚麼,現金的數目是多少,因為大部份人對錢的概念仍只停留於現金。

對金錢較有認識的少數人,就明白資產比現金更重要,而當中,更只有再小部份人知道真相,就是金錢並不實在,其實只是一個想法。

1. 賺錢想法比錢更重要

一個能產生現金的概念比現金更重要,這個概念不一定是指一盤生意,可以是一套投資方式,又或一種商業策略,賺錢方法。例如懂得借低息再投資高息資產,你可能會說這麼簡單的道理不用多說,但現實卻是,知道的人多,真正懂得的人少,真正去做的人更少。

「借低息買高息」

而剛剛所講的「借低息買高息」,就是一種賺錢的想法,比起單純擁有現金更有用,因為單純擁有現金而沒有技巧的人,經歷完一兩個經濟週期後,他將會變得更貧窮,甚至一無所有。而擁有想法的人,不用經歷一個經濟週期,已能變得更富有。

有智慧的人,將不斷產生金錢想法,而每個想法,都可以變出更多金錢,即是說,想法可以在沒有本金的情況下,得出無本生利的結果。

2. 市場常利用想法去賺錢

多年來,將公司包裝上市都是將想法變成金錢的好方法,當市場產生泡沫時,只要你能將這個泡沫的主題用想想力發揮一下,好好包裝一翻,便能大賺。

就以多年前的科網股為例,當時只要該新股的名稱有個網字,就會有無數人排隊去付出金錢,搶著去給你,向你購買一個概念,當時更出現40萬港人搶著認購某網絡股,更在排隊認購時出現迫爆玻璃的奇景,可見想法的價值。

將「泡沫」這個想法變成金錢

而當時的乜乜網,某某網,絕大多數認購者都沒有上過那網,亦不知那網做甚麼,甚至那網本身都未完成,但卻吸引無數人搶著去認購。

講得好聽他就是賣前景賣將來,即是將「前景」這個想法變成金錢。講得不好聽就是將泡沫包裝,將「泡沫」這個想法變成金錢。所以,錢只是一個想法。

當你有一個不俗的賺錢想法,就可以從不同的途俓得到資金,將想法變成具體,當然你要有良好的執行力,就能將想法變成金錢。

巴菲特5項投資邏輯

另外股神巴菲特自有一套投資理念,以下整合5項股神的投資邏輯及12項投資要點。

5點投資邏輯:

  1. 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者;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 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 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 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 沒有任何時間適合把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投資要點(一)

  • 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 買入價決定回報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 長期利潤的複合增長,避免交易費用和稅賦,都使投資者受益無窮
  • 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留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 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 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投資要點(二)

  • 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 投資者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 「安全邊際」從兩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 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 就算聯儲局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任何一個投資行為
  • 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更多理財個案投資入門相關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