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善用手上每一分錢,讓錢為你工作」、「通膨時代來臨,不投資就是讓資產貶值」。這些說話可能你已經聽過無數次,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到底為什麼人還是不投資,捨棄風險較低的自我管理,寧願把錢交給那些報明牌投資社團,或相信高投報率的謊言?

理財方法|為什麼寧願滿手現金也不投資?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大部分的人是怎麼想的。根據大數據分析,人們認為「投資很難」、「不敢投資」的原因,有以下這十種:前五名分別是「不知道要投資什麼」、「投資本金需求太高」、「不懂何時該進出場」、「擔心股票風險過高」、「經濟壓力大沒閒錢」……等。

理財方法, 沒錢只是放棄理財的藉口, 揭露謊言投資陷阱, 解決方法, 6招理財秘笈必知,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時報出版
臺灣人「投資好難」網路十大熱門原因

理財方法|1. 沒錢不是理財的藉口

台灣作家吳淡如解釋,平心而論,第二名與第五名是同一件事情,就是沒錢。每個人收入不盡相同,的確不是大家都有足夠的錢投資。但是任何人的錢都是「省」下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提醒你,現在投資門檻確實很低,我聽到最低的每個月1,000 元就能投資基金。所以沒錢也不過是放棄理財的藉口而已。但從其他的原因,其實我們可以從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找到這些看似「不理性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理財方法|2. 從失敗中記取教訓

不知道要投資什麼?這是個挺好的藉口,然而現代人很輕鬆的就能取得很多理財知識,跟以前理財工具少、資訊不發達的時代大不相同。除非你很懶,堅持「不求甚解的人生最舒服」,與其說是「不知道投資什麼」,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不知道投資什麼會賺」。

是的,投資不一定會賺。有些人不投資的原因,在於過去有失敗的投資經驗。理性來看,每個決策彼此之間並不相干,不會「帶衰」你。上一次賠錢,不代表下次也會賠錢。失敗是有原因的,記取教訓,不要再犯就好。

理財方法|3. 保持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

其實僥倖成功才會帶衰你,有些人在過去投資的特定項目中賺到甜頭,可能是某些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類型,例如虛擬貨幣、高槓桿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正是因為高風險,因此這種勝利帶來的快感,自然遠大於穩穩賺、風險較低的ETF 。

於是他誤認為過去的成功經驗(其實是運氣)可以永遠帶來成功。此類人很容易成為高風險投資的信徒,他們做決策之前,已經失去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只會為自己心中的定見去找到支持的基礎。在這種狀況下,他們看到的「證據」往往是被偏見篩選過的未審先判,自然無法客觀。

理財方法|4. 敝帚自珍效應

有一句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在投資上再貼切不過了。有學者做過這樣的實驗,可稱之為「敝帚自珍」效應。在學者康納曼等人的研究中,找來一群康乃爾大學法律系和經濟系的學生被分為買家、賣家2組,教授詢問他要多少錢才願意出售這一個杯子?拿到杯子的人就是賣家,沒杯子的人是買家,在這一買一賣所創造的市場中,看出買家與賣家對於杯子價格的認知差距有多少?

研究結果是:賣家出價(5.25 美元)幾乎是買家組(2.75 美元)的2倍。相同的杯子,為什麼認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原因在於那個東西是不是「你」的。

理財方法|5. 學懂主觀與客觀價值觀的落差

自己擁有的東西,自我感覺良好,別人看來很平凡,自己卻覺得很不凡,是人性中常見的現象。當我們擁有某樣東西、並且對它投注心力,這個東西對我們的價值感就改變了。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對他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一樣。「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把自己家裡的破掃帚當成寶貝。

這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迷思。舉房地產市場為例,同樣一個中古屋物件買賣,雙方心目中的合理價格往往會有很大的落差,賣方會高估物件的價值,而買方則企圖低估。如果不能折衷妥協,那麼房子永遠賣不掉。心理原因也會影響價格,如果賣方缺錢,那買方就可能用比市場偏低的價格買得到。

理財方法|6.降低決策過程會出現的雜訊 

克服偏誤,降低決策過程會出現的雜訊,對打算獲得長期效益的人非常重要。人類在決策上,本來就是不理性的,很容易被影響。因此請你不要先入為主,過度相信直覺,不要驟下判斷,唯有了解客觀數據,才能做出理性決策。在自己決策的過程減少被情緒影響的可能,是提升決策品質的方法。吳淡如解釋,用我買ETF 的例子來說吧!在存ETF 或存股時,乾脆不看漲跌,直接在每月六號購買一定數量,就是減少個人主觀偏誤,以免漲了不敢進,跌了不想進。

以定期定額投資減少人為誤差

定期定額投資讓帳戶自動扣款,就能減少中間的人為誤差。像是我和一位朋友同時購買某一家公司發行越南的ETF 股票(當然理由是我們兩個都看好越南經濟的長期潛能)。他是隨機選擇(也就是每個月都買,但是會看股價的狀況),而我是每個月六號定期定額購買。我們兩個人每一次購買都是10 張。經過了一年半的實驗,購買的張數雖然相同,但是我這個機械型操作的懶惰鬼所持有的平均價格竟然還比他低!所以到底是誰阻止我們理性決策?很多時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本文節錄:《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

更多理財方法相關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