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瑞士信貸(瑞信 Credit Suisse)瑞銀集團(UBS)合併達成共識,不過當中高達160億瑞士法郎(約1,350億港元)的AT1(Additional Tier 1)債券將根據瑞士監管機構命令而變成廢紙,意味其債券持有人將變得一無所有。事件令市場對銀行業存有戒心,更重創港股,恒生指數一度跌穿19,000點創今年新低。恒指跌完未?港受入市未?買邊隻?《香港財經時報》訪問專家,一文剖析新投資策略。

港股分析|瑞信AT1債券變廢紙

路透社報道,瑞信事件中,原本高達160億瑞士法郎的AT1(Additional Tier 1)債券變為零,亦即意味AT1 債券的持有人會變得一無所有。不過報道指於破產程序中,於債券優先的股東將據瑞銀交易而獲得32.3億美元。

港股分析|什麼是AT1債券?

AT1債券是全球金融危機後所設立的,為一種計入銀行監管資本的次級債券。

設計目的在於當銀行陷入困難時可將風險移至投資者,通常由對沖基金及專業投資者持有,同時遠離一般納稅人。

港股分析|恒指險守19,000點

瑞信事件重創市場對金融行業的投資信心外,同時亦拖累本身已站不穩的港股。恒生指數今日(3月20日)一度跌穿19,000點,最低見18,829點為2023年以來最低。收市終剛好站於19,000點。

回看日線圖,過去一個月恒指曾於3月6日踏上20,603點後便一直受挫,到底港股能否於今個星期守住19,000點?文末專家解答。

港股分析|匯豐勉強守住50元關口

隨著歐美相繼有銀行出現狀況,本地的國際金融股表現亦受氣氛拖累。當中匯豐控受(0005.HK)今日更挫逾6%至50.45元,勉強守住50元關口。

渣打(2888.HK)方面更挫逾7%至58.4元,股價更創出一個月新低。

港股分析|匯豐化身「白武士」收購SVB英國分行

雖然匯豐股價顯著受累,但隨著該行上周以1英鎊價錢「白武士」方式收購SVB英國分行。匯豐銀行首席執行官Noel Quinn更指出,收購加強了匯豐銀行的商業銀行業務,並增強提供予創新公司服務的能力。

整體而言匯豐又有沒有機會挽回跌勢?又或是如股票專家、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邦(聶Sir)指出有機會劍指45元?

相關內容:港股分析|匯豐股價隨時見「4」字頭、HSBC購SVB UK優劣解碼|撈貨攻略+大市拆局

港股分析|港股「跌完未」前有2大看點

先就瑞信及瑞銀債券一事對港股的影響分析,聶Sir指出港股跌完未之前有2大看點:

  1. 首先按目前瑞信的情況是指向歐洲銀行業狀況,即接受收購後暫對該區銀行業的資金缺口有舒緩作用,但作為瑞士第二大銀行都會出現類似事件,聶Sir直言不排除其他銀行有類似事宜。
  2. 其次則留意美國方面,於上星期SVB及Signature Bank事件後,近期再有銀行備受市場關注。同時事件讓一眾銀行股價下挫,變相有關股份亦讓市場憂慮其他銀行會否有爆煲跡象。

港股分析|看今個星期能否守住18,700點

對港股而言,暫時雖成功守住19,000點,但聶Sir認為並不穩陣,而今個星期恒指會再失守的機會較大,而今個星期則可看18,700至18,900點會否有支持。

假如今個星期失守18,700點,則提醒有見18,000點的心理準備。

港股分析|匯豐失守50元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匯豐而言,聶Sir指出始終SVB事件尚未告一段落,因目前SVB方面被接管的僅屬暫時性。不過SVB卻於被匯豐收購英國分行前可以出花紅,讓市場陷入混亂情況,亦導致市場料HSBC收購不太有利長遠發展。

聶Sir認為失守50元只是時間問題,假如按上述而言恒指真的失守18,700點的話,有望向45元進發。

港股分析|香港爆煲風險非常低

事實上不單影響匯豐,而是整個金融股。聶Sir解釋這是一個信心問題,對國際銀行的受壓更大,拖累本地銀行。

但他相信事件始終發生於歐美,對香港爆煲的風險是非常低,加上香港銀行跟SVB不同、客戶較多元化。

港股分析|新投資策略:轉投科技股

投資策略上,聶Sir指出近期有資金正流向科技股,美股亦有類似情況。反映目前資金正從傳統金融股轉至科技股,所以可考慮科技版塊。不過提醒現時恒指權重股會有拖累,吸引性未必太大。

港股分析|留意快手及中芯

所以非權重股則可考慮,當中快手(1024.HK)於這段時間非太大跌幅,50元位置有較大支持度、值得留意。另外中長線方面則可選芯片類,他提到因近期國產化趨勢加上新能源車所須等因素下,都驅使芯片類有留意價值,並薦中芯國際(0981.HK)

更多港股分析內容文章

更多內容:港股分析|百度AI文心一言挑戰ChatGPT!目標價170元之上投資策略|慧眼芬析

更多內容:投資入門|雙幣雙櫃台擬上半年推行:人民幣可買港股?股息點派? 銀行原來不可以借孖展?8大雙幣雙股投資前準備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