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熱話公屋富戶】香港地買樓供樓甚艱難,租金低廉的公屋因而成為未有能力上車人士的熱門選擇。不過,住在公屋卻不一定代表經濟能力不佳!近日有自稱住在公屋的網民就在論壇發帖,公開自己的生活開支,惹來熱議。「富戶政策」如何管制所謂的「公屋富戶」?

公屋富戶|網民發帖稱月入5萬住公屋

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論壇LIHKG(俗稱「連登」)中,以「住緊公屋嘅你家庭開支幾多到」為題發文,詢問作為公屋住戶的網友每月支出約為多少元。發文者又列出,其家庭的每月開支約為3萬元,並指自己與丈夫月入約5萬元。

公屋富戶|網民每月開支一覽

根據該網民在LIHKG上的帖文-

「一家三口

  • 租金 1700
  • 自己食飯搭車4000
  • 仔仔學費9200
  • 家用4000
  • 水電2500
  • 出街食下嘢3000
  • 奶粉800
  • 老公食飯搭車4000

同老公加埋搵5皮左右,冇咩點使錢已經冇咗3皮」

公屋富戶|高收入公屋家庭?

由發文內容可見,網民在兒子學費(包括興趣班等)、食飯搭車及家用等方面使費較多,全部支出總數達約3萬元。帖文一出,即引起一眾網友嘩然,認為樓主太「大使」之餘,亦質疑其家庭收入高達5萬元,但仍住在公屋

公屋富戶|網友大感詫異

部份網友的熱門留言如下:

  • 「咁叫冇咩點使錢?」
  • 「家庭月入五萬住公屋?」
  • 「我自己月入4萬都住緊」
  • 「冇問題,俾倍半租咋嘛,如果係四人家庭仲好,正常租。入息限額係嚴在申請嗰陣,入住之後鬆到爆」

公屋富戶政策|超過入息限額須交更高租金及差餉

網友提到「入住公屋後的入息上限很鬆」,到底有多寬鬆?房屋署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列明,若公屋住戶在香港並無擁有住宅物業,而家庭入息和資產淨值未超出指定的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則可繼續居於其單位。但以下情況會令住戶須多交租金及差餉:

公屋富戶政策|家庭入息超額的額外租金及差餉

  1. 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2倍但不高於3倍,須繳交倍半淨租金另加差餉;
  2. 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3倍但不高於5倍,須繳交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
  3. 須遷出公屋單位而有暫時住屋需要的住戶,可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居住於該單位,為期不得超逾12個月。在暫居期間,須繳交相等於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的暫准證費,以較高者為準

有關家庭入息限額詳情,請留意下文列表。

公屋富戶|「富戶政策」維護資源合理分配

富戶政策的存在,是為了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17年起實施修訂後的富戶政策,根據其基本原則,在以下幾個情況下,公屋住戶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遷離公屋單條件

  • 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5倍;或
  • 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或
  • 未有在指定日期或之前交回填妥的申報表;或
  • 選擇不作出申報;或
  • 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不論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水平為何)

公屋住戶有以上任一情況,皆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公屋入息|家庭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1)

一般家庭的每月入息範圍如下:(2022年10月1日生效)

家庭人數 每月入息範圍($)
超逾2022/23年度
公屋入息限額2倍
但不高於3倍
超逾2022/23年度
公屋入息限額3倍
但不高於5倍
1 25,881 - 38,820 38,821 - 64,700
2 39,101 - 58,650 58,651 - 97,750
3 48,821 - 73,230 73,231 - 122,050
4 61,901 - 92,850 92,851 - 154,750
5 74,361 - 111,540 111,541 - 185,900
6 81,681 - 122,520 122,521 - 204,200
7 93,541 - 140,310 140,311 - 233,850
8 104,621 - 156,930 156,931 - 261,550
9 115,421 - 173,130 173,131 - 288,550
10+ 125,961 - 188,940 188,941 - 314,900

公屋入息|家庭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2)

另外,一般家庭的每月入息限額如下:(2022年10月1日生效)

家庭人數 每月入息限額($)
2022/23年度
公屋入息限額5倍
2022/23年度
公屋入息限額100倍
1 64,700 1,300,000
2 97,750 1,960,000
3 122,050 2,450,000
4 154,750 3,100,000
5 185,900 3,720,000
6 204,200 4,090,000
7 233,850 4,680,000
8 261,550 5,240,000
9 288,550 5,780,000
10+ 314,900 6,300,000

公屋入息|家庭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3)

至於所有成員年逾55歲的小家庭,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則如下:(2022年10月1日生效)

家庭人數 每月入息限額($)
2022/23年度
公屋入息限額5倍
資產淨值限額($)
2022/23年度
公屋入息限額100倍
1 64,700 3,100,000
2 97,750
3 122,050

公屋富戶政策|5類住戶可獲豁免

獲豁免於「富戶政策」的住戶包括:

  1. 所有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
  2. 所有成員均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
  3. 所有成員均合資格申領/正在領取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
  4. 所有成員是由上述1、2及/或3類以不同組合組成
  5. 持合租租約共住一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申報安排

在公屋居住滿10年的住戶,須每兩年進行一次申報。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未住滿10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申報步驟

  1. 住戶首先申報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若申報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無須填寫家庭入息資料及申報家庭資產水平。
  2. 如在香港並無擁住宅物業,住戶便須填報其家庭入息資料;以及申報其家庭總資產淨值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但暫時無須提交證明文件)。
  3. 若住戶拒絕申報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填報家庭入息及/或申報其家庭資產水平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何謂「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

「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指戶主/持證人及/或其家庭成員在香港:

  • 擁有或與他人共同擁有香港任何住宅物業或該類物業的權益(包括但不限於擁有香港任何住宅物業權益的產業信託人、遺囑執行人、管理人或受益人);或
  • 已簽訂任何協議(包括臨時協議)購買香港的住宅物業;或
  • 持有(包括個人及/或與任何其他家庭成員合共持有)任何直接或透過附屬公司有香港住宅物業的公司50%以上的股權。

公屋富戶政策|住宅物業的類別

住宅物業包括以下類別:

  • 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
  • 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
  • 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
  • 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
  • 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公屋富戶政策|須填報的入息項目

  • 受僱收入(稅前)(包括在海外工作的家庭成員的收入)
  • 僱主提供的津貼(包括教育津貼、房屋津貼等)
  • 自僱收入及經營業務收入
  • 定期存款、保險及各項投資所得的每月平均利息、紅利及股息等收入
  • 土地/物業等的收入
  • 商用車輛收入
  • 按月收取的退休金
  • 其他任何收入(例如:個別家庭成員的綜援金、非同住親友的資助、離婚贍養費等)

公屋富戶政策|須計算於資產總值內的資產項目

  • 存款、現金及借出的貸款
  • 投資
  • 經營業務
  • 車輛
  • 的士/公共小型巴士牌照 (連車輛)
  • 物業(例如:商業、工業用途物業、停車位等)
    土地

公屋富戶政策|可於計算資產總值時獲扣除的項目

  • 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而獲取的一筆過賠償金;
  • 於強積金計劃、職業退休保障計劃、公務員長俸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 因戶籍內的家庭成員離世而收取的一筆過保險賠償金、法定/非法定賠償金及其他特別的財政援助,以及戶籍內的家庭成員所收取的危疾保險賠償金。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公屋政策/公屋申請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