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施羅德2023年展望】施羅德環球固定收益及貨幣主管Paul Grainger及固定收益策略師James Bilson認為,在通脹高企以及央行採取激進應對舉措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在2022年經歷了挑戰重重的一年,不少資產類別都表現低迷。然而,債券的吸引力正因為數個原因而日漸增加,預料投資者對固定收益資產的需求將於2023年有所增加。

通脹壓力正在緩解

通脹升溫令2022年債券的前景變得較為複雜,但在踏入2023年之際,市場出現令人感到鼓舞的跡象。過去18個月,商品通脹一直提前反映通脹升溫,現在已開始有更明確的證據顯示情況將出現逆轉,即在施羅德預期中所謂的「長鞭效應」。

雖然環球航運成本及ISM/採購經理指數調查等指標顯示這種狀態已持續一段時間,但現在終於開始在官方通脹指標中反映出來。施羅德同時相信,這種情況將於2023年進一步持續。

調查指標顯示未來通縮將會持續

投資入門, 施羅德, 中國, 歐洲, 新興市場, 外匯
圖片:施羅德投資
調查指標顯示未來通縮將會持續

官方通脹數據開始反映商品價格通縮

投資入門, 施羅德, 中國, 歐洲, 新興市場, 外匯
圖片:施羅德投資
官方通脹數據現在開始反映商品價格通縮,預料相關走勢將會持續

債券波動性將會下降

儘管施羅德認為,2% 的通脹目標最終或會因服務業通脹更具粘性而難以實現,但相信2023年上半年預期將出現的較快速初步改善將大受市場歡迎。屆時,環球債券市場將變得更為有利,債券波動性將會下降,而部份新興市場的本地貨幣債券以及新興市場外匯等資產類別亦可望迎來投資機遇。

緊縮金融環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仍未顯現

2022年緊縮金融環境的影響並未完全反映到關鍵經濟數據之上。這令施羅德憂心不已。儘管住屋等領先經濟指標極為疲弱,但包括消費支出及就業市場在內的較滯後指標仍相當穩健。

施羅德預期,緊縮金融環境影響經濟增長的跡象將於未來數月變得更加清晰,尤其是在美國。這將促使各國央行暫停進一步收緊政策,並重新評估形勢。 

經濟疲弱將成為打擊企業盈利因素

對於環球主權債券而言,這將是一項好消息。然而,企業債券等周期性資產所面對的情況更為複雜。雖然通脹降溫及債券波動性下降可帶來正面效果,但經濟疲弱將成為打擊企業盈利的因素,以致前景波折難料。

經濟分化帶來跨市場機會

然而,未來並非全然黯淡無光。雖然施羅德認為緊縮金融環境的滯後影響尚未完全顯現(尤其是在美國),而且相關影響將在2023年變得更為明顯,但已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其他主要經濟不利因素的力度可能正在減弱

儘管施羅德認為歐洲面臨的天然氣及能源危機並未結束,但有理據讓我們可審慎樂觀地相信,危機最嚴重的情況或已過去。若目前的平靜局面得以維持,則意味著經濟活動下滑的情況將較預期更為溫和

這對具前瞻性的金融市場而言至關重要。若按跨市場基準比較,施羅德認為這或會令德國國債表現落後於美國國債

中國重新開放為歐洲帶來額外支持

最近幾週,中國防疫策略突然轉變令市場參與者意外。此外,作為推動各經濟體系(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房地產業獲得愈來愈多的利好措施支持。然而,在2023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業仍存在不明朗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前景出現任何好轉亦將對歐洲帶來重大裨益。 

對利率更加敏感的經濟體系縮短加息週期

最後,對於環球政策收緊的速度及規模可為家庭住戶債務以及房價與收入比率較高經濟體系帶來的衝擊,施羅德仍然感到憂慮。這可能會導致這些經濟體系的央行收緊政策,以盡量降低因消費和樓市低迷所致的拖累。

施羅德認為這可帶來重要的相對價值投資機會,相對於較少受影響國家(美國及歐洲)的債券,投資者可按跨市場基準持有最容易受影響國家(瑞典、加拿大、英國)的債券長倉,或者持有較容易受影響國家的貨幣短倉

瑞典、加拿大及英國的樓市脆弱性似乎偏高

投資入門, 施羅德, 中國, 歐洲, 新興市場, 外匯
圖片:施羅德投資
瑞典、加拿大及英國的樓市脆弱性似乎偏高

總而言之,2022年對資本市場而言是艱難的一年,但市場陣痛導致孳息率上升,而固定收益的估值亦變得十分具吸引力。

市場出現通縮以及通脹的威脅正在消退

入市時機始終有一定的重要性。一旦市場參與者出於上述原因降低對通脹的重視程度,並在經濟增長惡化的環境下進行交易,環球固定收益市場將有可能締造可觀回報。事實上,現在已有更多跡象顯示,市場出現通縮以及通脹的威脅正在消退,而這正是債券投資者需要看到的變化。  

隨著加息週期成熟,施羅德亦預料債券波動性將下降,相信這將是投資者樂見的事。

更多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