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應徵面試要做甚麼準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除了做足基本功課,還可如何提高自己被聘請的機會?近日美國有網絡紅人分享一條應在面試時向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或可提高取錄機會!

職場攻略|一個問題可在所有面試中通用?

來自美國的Jennifer Reardon在社交平台Tik Tok上擁有近200萬個「Like」,最近她上傳一條有關見工面試的短片,更是獲得了逾260萬播放量。短片以「如何以一個問題搞定每一場面試」(How to kill any interview ever with one question)為題。

職場攻略|直接了解面試官的顧慮

短片中,Jennifer分享自己在過去的面試經驗中,都會在提問環節問面試官一個問題:「你們對我有甚麼疑惑或顧慮嗎?我們可以在面試結束前處理這些問題」(Are there any concerns that you have about me, that we can address before we end?)

職場攻略|大大提高被聘請的機會

Jennifer指出,面試中表現得「正常」是基本條件,並強調「他們肯定會對你有疑慮的,這就是你該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當你解決了這些疑慮,他們就放心了,這份工作對你來說就是十拿九穩。」

職場攻略|積極溝通及解決疑難

換言之,Jennifer鼓勵求職的大家直接演示自己解決能力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盡早與新公司人事進行磨合,取得優勢。有網友就提供該問題的「更積極」版本:「我能提供甚麼資料,來使你們對我更有信心?」(Is there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 can provide that would elevate your confidence in me as a candidate?)

職場攻略|其他面試中可發問的問題

不少網民也分享了自己求職面試的經驗,一些面試官較受用的問題包括有:

  • 「你們最好的員工擁有些甚麼特質,是你們希望其他人能夠仿效的?」(What qualities does your best employee have that you’d like to see emulated?)
  • 「你們覺得這個職位怎樣才算做得成功?」(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this position?)

職場攻略|部份情況未必適用

不過,似乎亦有網民認為Jennifer提出的問題不是萬能,指它有可能令人「事與願違」,也有人覺得如果被面試官告知「我們不能回答你」的話,情況就會變得很尷尬了。

職場攻略|臨場觀察面試官喜好

其實,面試非常講求應徵者的應變能力,而面試的時候除了對應徵的工作和公司做足功課外,也要在對答時留意面試官的態度。一條問題「打天下」並不實際,如果碰上較嚴肅的面試官,就要斟酌自己應不應該問出太進取的問題。

職場攻略|留意面試性質

除此以外,部份問題可能也不適合程序比較死板或較注重實際能力的面試。不過,倘若遇上比較健談、開放的面試官,就可以嘗試大膽丟出問題,增加一個可以與對方溝通和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職場攻略|HR不喜歡面試者不問問題

雖然不是所有問題都通用,但面試前最好還是準備一些問題。早前,美國人力資源公司Paychex訪問了200多名HR對求職者的看法,結果顯示,有33%人認為「沒有問問題」是令人反感的表現。

職場攻略|10大令人反感面試表現

  1. 對面試缺乏準備(62%)
  2. 面試遲到(61%)
  3. 聆聽能力差(56%)
  4. 對前僱主或同事發表負面看法(42%)
  5. 不恰當的語言(38%)
  6. 吹牛自誇(36%)
  7. 過份自信(33%)
  8. 沒有問問題(33%)
  9. 漫無目的、凌亂的冗談(30%)
  10. 缺乏眼神接觸(25%)

職場攻略|不避談弱點及短處

面試不宜過份自信,也不應避免談及所有弱點。如果真的無法應用Jennifer建議的問題,在應徵者被面試官問及弱點時,可以嘗試展現對自己的缺點有所了解,並會努力按公司的需求改進,最好不要向面試官故作隱暪,弄巧反拙。

職場攻略|注意眼神交流及肢體語言

除言談舉止之外,最需要留意的就是眼神交流。面試注重應徵者和面試官之間的互動,適量的眼神交流和表現出自信、得體的動作十分重要。Paychex的人力資源教練Rachel Sweeney建議,可以在見工前以錄像方式檢視和練習自己的眼神、語氣等。

職場攻略|HR最看重的4個求職者特質

  • 技巧/技能(90%)
  • 與團隊協調(79%)
  • 個人性格(70%)
  • 專業形象(52%)

更多面試見工/職場攻略相關文章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