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2022|加息續成香港樓市最大利淡因素,市民對置業有何看法?花旗銀行公佈2022年市民置業意向調查結果,認為現時是入市好時機的受訪者比例升破近十年紀錄,亦有逾3成人表示願意資助子女買樓,成為置業的一大考慮因素。

樓市走勢2022|花旗銀行2022年置業意向調查結果重點

花旗銀行於今年9月就市民置業意向進行調查訪問逾1,000名市民,結果顯示:

  • 大部份人看淡香港樓市香港樓價
  • 對比去年同期,有4倍人認為現時是置業好時機
  • 置業意欲仍以觀望為主
  • 逾3成父母受訪者願意資助子女買樓
  • 逾4成人寧付溢價買一手樓

樓市走勢2022|逾半人認為未來一年樓價續跌

調查結果顯示,對未來12個月香港樓價感樂觀的受訪者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8%,大幅回落至今年第三季的12%。過半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香港樓價會下跌;而認為未來一年香港樓價平穩發展或下跌的受訪者,比起看好樓價的受訪者,更多傾向認為現在是入市好時機。

樓市走勢2022|受訪者對樓價未來12個月的走勢看法

2022年第三季 2021年第三季 2020年第三季
上升 12% 38% 23%
平穩 37% 37% 34%
下跌 51% 25% 43%

樓市走勢2022|16%人認為現時是入市好時機

有16%受訪者認為現時是置業好時機,比去年同期顯著上升達4倍,更是近十年來最高的紀錄。不過,即使今年有更大比例的受訪者視現在為入市好時機,受訪者的置業意欲仍然低下。

樓市走勢2022|受訪者對「置業好時機」的看法

問題:如沒有物業,考慮到現時的物價及你的家庭經濟狀況,你認為現在是否置業好時機?

2022年第三季 2021年第三季 2020年第三季
好/極好置業時機 16% 4% 10%
一般 51% 41% 36%
差/極差置業時機 34% 55% 54%

花旗銀行置業意向調查

樓市走勢2022, 香港樓市, 香港樓價, 花旗銀行, 置業, 入市, 買樓, 新盤, HKBT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花旗銀行於今年9月進行2022年市民置業意向調查,今(11月22日)公佈調查結果。

樓市走勢2022|6成人等樓價跌再買樓

有興趣置業的受訪者比例比去年同期的13%微升兩個百分點,至15%。數據反映受訪者對置業抱持觀望態度。有興趣置業的受訪者當中,逾6成表示期望樓價進一步下跌至理想水平再去置業,他們平均期望樓價下調17%;有7%受訪者於受訪前一個月內曾參觀樓盤,當中72%人表示有興趣置業。

樓市走勢2022|「剛需」理想樓價為400萬至600萬元

樓市「剛需」有幾多?花旗銀行調查顯示,受訪者當中,有14%認為自己有置業需要,按調查結果作推算,估計全港約有58萬8千人自覺有需要置業。而有置業需要的受訪者當中,有63%認為切合實際需要的樓價為600萬元以下,最多人認為市值400萬至600萬元的樓宇符合個人實際需要。

樓市走勢2022|受訪者現時置業意欲

2022年第三季 2021年第三季 2020年第三季
非常感興趣/頗感興趣 15% 13% 17%
一般 41% 33% 28%
非常不感興趣/頗不感興趣 44% 54% 55%

樓市走勢2022|3成人有「父幹」資助買樓

被問及「為何有意置業」,三個最大原因為-

  • 樓價
  • 實際需要
  • 父母資助

據調查反映,為人父母的受訪者當中,有32%願意資助子女置業,當中41%人願意資助101萬至200萬元。

樓市走勢2022|置業貸款「三高」考慮

置業人士的貸款偏向有「三高」考慮,包括:

  • 高年期
  • 高成數
  • 高貸款額

有興趣置業的受訪者中,不同的年齡組別均偏好高年期的貸款,其次為高成數的貸款。

樓市走勢2022|4成人寧付溢價買新盤

對於買樓的偏好方面,91%受訪者心儀一手樓,當中41%願意多付一至兩成溢價購買一手樓;18%的受訪者更願意多付兩至三成溢價購買一手樓。

花旗:看淡港樓合理 展望未來續下調

花旗銀行總結,疫情下經濟受壓,加上按揭息率上升加重供樓負擔以及按揭壓力試難度,直接影響樓市用家 及投資者的需求,難免對樓價帶來負面影響,受訪者多看淡樓市亦合理。展望未來,樓價仍有下調空間,惟樓市辣招有望放鬆,或有助刺激額外需求,避免香港樓市過度調整。

花旗:有意置業人士應全面評估風險

樓市走勢2022, 香港樓市, 香港樓價, 花旗銀行, 置業, 入市, 買樓, 新盤, HKBT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花旗銀行零售銀行業務主李貴莊(右)表示,今年市民對樓市持觀望態度,料經濟情況及加息等因素仍對未來樓價帶來衝擊,有意置業人士應全面評估個人財務狀況及利率走勢可能帶來潛在風險的影響。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