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現為探討動向指標(DirectionalMovementIndex,DMI)的第三回,上回已跟大家表示該指標有三條參考線,就是正動向指數(PositiveDirectionalIndicator,+DI)、負動向指數(NegativeDirectionalIndicator,-DI)和平均動向指數(AverageDirectionalIndex,ADX)。

動向指數+DI和-DI歸類為方向線

+DI和-DI歸類為方向線,今次與大家分享此兩線的實際應用。兩線用於衡量股價上升和下跌的指標,+DI為上升指標,代表上升方向線;和-DI為下跌指標,代表下跌方向線。兩條方向線的所有數值,均介乎0至100之間。

+DI的數值越大,代表上升動力越強;而-DI的數值越大,代表下跌動力越強。

兩者重溫公式如下:

  • +DI值=(+DM÷TR)×100
  • -DI值=(-DM÷TR)×100

兩條公式均見真實波幅

雖然兩條公式均見真實波幅(TrueRange,TR)這一變量,但因相應產生比率的分子分別為+DM(Hn-Hn-1)和-DM(Ln-1-Ln),反映兩線的互相影響可能性為低。我們可透過兩線擺動時的互動,衝量當時是否適合進場或離場。

兩線交匯買入或賣出訊號

當股價上揚之時,配合+DI線在上移,並與-DI線產生交匯,視為出現買入訊號。反之,當-DI線升穿+DI線時,則視為出現賣出訊號。留意上述兩線的交匯,都是在股價上揚的前提上,方能視為買入或賣出訊號出現。

港股分析|以騰訊控股為例解說

現用市場常用的14天週期作此指標的參數設置,相應上述兩線的表示為+DI(14)和-DI(14)。以騰訊控股(0700.HK)為例,於2022年2月17、18和2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DI(14)值相對是27.248、26.254和18.690,數值在減少反映當時此線下行。

股價處於高水平

至於-DI(14)值為17.039、18.803和40.238,數值在增加可見此線在上行,證明當時是-DI(14)線升穿+DI(14)線。而自同年1月18日收報452.80元,至2月10日收報484.40元,接近三週股價見升,於2月17日收報479.00元,較484.40元只差1.11%,證明在觀察上述兩線之時,股價處於高水平。

當時離場是明智之舉

由於-DI(14)線升穿+DI(14)線,視為離場訊號已出現,於2022年2月21日收報445.40元離場,較2月17日收報479.00元雖已低逾7.00%,但事後反映當時離場是明智之舉。騰訊股價自2月18日起出現跌勢,至3月15日才結束,當日收報298.00元,較445.40元離場減少虧損逾三成三。

股價自2月21日起保持弱勢

另想指出雖於3月16日股價反彈逾兩成三(298.00→367.00元);但由3月16日至4月8日歷時超過三週,+DI(14)線和-DI(14)線未常再出現交匯,亦意味著自2月21日起-DI(14)值便一直大於+DI(14)值,即截至4月8日-DI(14)線已超過一個半月處於+DI(14)線之上,按DMI該指標的解讀,股價自2月21日起保持弱勢。

有多少投資者有行動進場呢?

誠然若有在2022年3月15日收市價進場,相對3月23日高見403.60元,僅於六個交易日便賺逾三成半。但也要反思於3月11至15日騰訊股價三連跌,相對跌幅為4.47%、9.79%和10.19%,跌勢在擴大,並於3月15日恆指收報18,415點,為2016年3月以來未嘗觸及的低水平,事隔超過六年,如此港股投資氣氛欠佳的時刻,到底有多少投資者有行動進場呢?

有所懷疑便不使用

對於一個技術指標的合宜應用態度,有所懷疑便不使用;不然就要遵循指標提供的訊號行動。選擇性地使用的傾向,容易
對投資者帶來不良結果。有關+DI線和-DI線的應用,還可透過直接觀察數值的位置,判斷股價當時處於怎樣走勢,下回再作探討。

更多動向指標相關內容:

更多內容:港股分析|動向指標DMI的股價走勢三條參考線組成原理解說|聶Sir學堂

更多內容:港股分析|動力指標:動向指標預測股價!辨別單邊市與上落市|聶Sir學堂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