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今日繼續與大家分享隨機指標 (KDJ) 的原理及應用,上回開首已帶出該指標有三個參考值,就是K值、D值和J值。公式如下:

  • K值 = (2/3 x 前一天的K值) + (1/3 x 當日RSV)
  • D值 = (2/3 x 前一天的D值) + (1/3 x 當日的K值)
  • J值 = (3 x K值) – (2 x D值)

[若無前一日K值或D值,以50%代入計算。]

隨機快步指數、隨機慢步指數

倘若大家對該指標有所認識,應會聽過隨機快步指數 (Fast STC) 和隨機慢步指數 (Slow STC),均涉及兩個參考值,就是K值和D值,所以又稱KD指標或KD線。由於有Fast STC和Slow STC之別,所以相對的K值和D值,表示為FK值和FD值,以及SK值和SD值。

KDJ指標、KD指標 由喬治‧萊恩創製

不論是KDJ指標還是KD指標,都是由喬治‧萊恩 (George C.Lane) 所創製,最初提出的是Fast STC,FK值正是在KDJ指標的未成熟隨機值 (Raw Stochastic Value, RSV),而FD值為FK值的平均值,所用天數平均值常見為3天或5天。

更多內容:港股分析|隨機指標(KDJ)的K值、D值和J值之原理解說|聶Sir學堂

FK值和FD值的公式如下:

  • FK值 = RSV = (Cn – Ln) / (Hn – Ln) x 100%
  • FD值 = FK值的m天平均值
n 觀察的交易日數 (一般以 9 日為基準)
Cn 第n日的收市價
Hn和Ln 分別是過去n日內的最高價及最低價
m 用來計算FD值的觀察交易日數

STC適用於短線股價走勢分析

Fast STC適用於短線股價走勢分析;但因頻繁出現買賣訊號,後經改良後提出Slow STC。SK值由RSV改為FD值取代,而SD值為SK值的平均值,所用天數平均值同是常見為3天或5天。

更多內容:港股分析|隨機指標KDJ的原理及公式:由RSV開始探討|聶Sir學堂

SK值和SD值的公式如下:

  • SK值 = FD值
  • SD值 = SK值的r天平均值
r 用來計算SD值的觀察交易日數

Slow STC適用於中長線股價走勢分析

Slow STC令買賣訊號出現頻率減少,傾向適用於中長線股價走勢分析,不過存在訊號滯後出現錯過最佳交易時機的問題,因此後來提出隨機指標 (KDJ)。而不論Fast STC、Slow STC和KDJ,K值和D值的擺動範圍都介乎0%至100%。當將相應的K值和D值各自串連起來,就會形成K線和D線,上回已指出K線是快線而D線為慢線,如此原則在三種指標皆適用。

對K線和D線的互動解讀

簡單理解若見K線升穿D線,並見繼續高走,預示股價有力上揚,視為買入訊號;反之若見K線跌破D線,並見繼續低走,預示股價仍要下跌,視為賣出訊號。同樣地,如此對K線和D線的互動解讀,於三種指標均適用。

KDJ指標則涉及三個參數

至於參數設置,於Fast STC和Slow STC的常見配搭相同,分別是9天/3天、14天/3天,以及20天/5天,市場上普遍認為20天/5天的配搭具較高參考性。於KDJ指標則涉及三個參數,對應在K值、D值和J值。誠如上回指出J值可以小於0%和大於100%,該數值有助超前K值作出買賣訊號預示。

以恆指為例分析

常見參數配搭為9天/3天/3天、14天/3天/3天,以及20天/5天/5天,市場上較常用是9天/3天/3天的組合。以恆指為例,若參考KDJ,觀察於2021年12月下旬至2022年1月初,由2021年12月22日至2022年1月3看到K值均在D值之上,並於1月4日K線跌破D線,視為賣出訊號出現。

J值已見「轉角」

而於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4日橫跨四個交易日,相對J值為60.904%、83.678%、71.310%和53.293%,於1月3日J值見回落,較K值早一天出現利淡訊號。嚴格來說,於1月3日開市不足15分鐘已跌破12月31日收報23,397點,並見繼續低走,J值已見「轉角」。

短時間可賺逾35,000港元

若以23,397點相對1月6日低見22,709點,歷時僅約三個交易日,累跌近690點,若當時進行恆指衍生工具操作反映績效不俗,同期恆生指數期貨累跌711點 (23,421 → 22,710點),以大期每1點為50港元計算,於短時間可賺逾35,000港元。

有關KDJ的其他應用探討,下回再續。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