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研究|ESG投資】施羅德(Schroders)發布2022年機構投資者研究,發現亞太區的投資者於進行可持續投資方式變得複雜,同時增加投資的因素時,有逾6成受訪者均認為是「能應對能源轉型相關的新投資機遇」,一文詳細報道。

施羅德研究|首次於2017年進行

施羅德的年度旗艦機構投資者研究最先於2017年進行,主要掌握環球投資者意欲具標桿意義的參考指標。

整項研究涵蓋770名、合共27.5萬億美元資產的機構投資者,當中包括205名來自亞太區。

施羅德研究|傾向ESG投資

2022年度研究發現,於受訪亞太區投資者之中:

  • 較傾向以影響力投資履行可持續投資有48%,較2021年的38%有所上升
  • ESG元素整合至投資過程當中仍然是大部份亞太區內投資者較傾向的做法,為偏好首三位的受訪者佔整體亞太區投資者 - 72%
  • 傾向通過負面篩選(如剔除酒精及煙草投資)履行可持續投資的比例為42%,2021年為53%

更多內容:美國加息新啟示|鮑威爾:或將放慢加息步伐、一個情況調頭減息|專家解碼:3隻港股可留意

施羅德研究|亞太區內可持續投資愈加複雜

另一方面,施羅德指考慮到監管規例以及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要求增加,亞太區內可持續投資更加複雜的情況,需以更精密投資方式應對。

有82%亞太區投資者表示履行可持續發展具挑戰性,較2021年的78%上升。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施羅德研究|投資者從單純篩選轉變

施羅德指出,該投資者正從單純的篩選和整合策略,轉至:

  • 納入積極擁有權
  • 衡量影響力
  • 設定淨零排放目標等元素

更多內容:港股走勢預測|大和:下調恒指目標24,500點、大摩:更新焦點股名單|兩行共薦14隻港股:阿里巴巴、藥明生物...

施羅德研究|香港投資者傾向正面篩選方式

施羅德按亞太區內不同市場數據:中國及新加坡投資者傾向透過主題投資進行可持續投資,分吃有58%及51%,較亞太區整體投資者39%為普遍。

香港投資者則有68%較亞太區的55%,傾向以正面篩選的方式,專注具領導地位企業上。施羅德投資亞太區可持續發展策略主管鄧鎧俊指出,今年研究結果,反映亞太區內可持續投資方式正快速演變。同時,區內行業倡議亦正將焦點放於特定主題和資產類別之上。

施羅德研究|增加可持續投資的因素

另外,於問及進行可持續投資的誘因時,有56%受訪者表示「與企業理念一致」,另有52%表示「來自監管機構及行業的壓力」。同時以「管理風險」及「爭取更高回報」為大前題的投資比例上升7%,分別是45%及41%。

至於有哪些因素驅使受訪者增加可持續投資時,有63%稱跟能源轉型有關:

能應對能源轉型相關的新投資機遇

63%

更多可證明可持續投資對財務影響的數據

61%

行業倡議(如:淨零排放資產持有人倡議)

48%

對不同可持續投資選項提傾更清晰的資訊

46%

監管機構加大力度推進,並為可持續投資方式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46%

更廣泛地增加可持續投資方面的教育

34%

施羅德研究|證明現實世界中成果 是企業互動策略中最重要

另一方面,施羅德研究指有52%亞太區投資者認同,積極擁有權和影響企業行為對進行可持續投資具重要性,高於2021年的36%。

同時有60%受訪者指,可證明現實世界中成果的證據是企業互動策略中最重要元素。

施羅德研究|企業互動策略中最重要的元素

於「你認為企業互動策略中最重要的元素」,亞太區的數據如下:

元素

亞太區

為企業持分者帶檢可衝量積整成果的證據

61%

企業互秀內容及進展更具透明度

51%

財務狀港有所改善的證據

50%

了解企業互動對合情投資決策的影響

44%

在企業互動遲緩或不奏效時有清晰和詳盡的可用反饋機制

37%

持續透過投票推動變化

31%

就動要可持續發展議題發表公開聲明

20%

我的可持續投資策略不倡將企業互動納入考慮

1%

施羅德研究|淨零排放漸備受重視

於淨零排放方面,施羅德研究指有71%亞太區內投資者為減排作出承諾,更有不少表明致力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排放。另外有55%投資者相信,能就實現框架或方式,有更大共識應可助他們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鄧鎧俊指出,亞太區投資者於投資方式發動機有不少共通點,但深入探討發現,不同市場仍有一定差異。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