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論實踐】近年「ESG」議題在香港備受關注,監管機構都著力制定法規及要求上市公司做好ESG披露,但仍有很多投資者不相信ESG投資,也對ESG投資有多誤解及迷思。今日綜合了數個較多人對ESG投資的迷思與大家一一拆解。

ESG投資不用犧牲回報 

投資時考慮ESG元素,未必會在超短期或短期內見到明顯的回報,所以很多投資者會認為ESG投資是「不必要」、「無用」,甚至會犧牲回報。其實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投資者對ESG投資並不了解。ESG投資更著重的是管控風險。不論是在環境、社會還是管治上的議題,都會有一些可預期及不可預期的風險。

預先做好管控及準備方案

一間ESG表現良好的公司,可以在預期可見將來或會發生的風險前,預先做好管控及準備方案,將事件發生時對公司的影響降至最低。而面對一些不可預期的風險時,ESG表現好的公司,其管理政策及執行力上相對更快更靈活,故在面對突發重大風險時,可以更有效即時作出應對。

降低或避開突發重大風險

因此,ESG投資有效協助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降低或避開突發重大風險,而長期來說,ESG投資在波動市況下的抗跌力及復原力相對較強,故可帶來更好的回報。我們LW利達在過去兩年的研究中,注意到具ESG篩選元素的ETF表現優於各自的市場指數,故我們一直將ESG投資納入我們的投資策略中,以追求更穩定及更好的長期回報。

更多內容:ESG概念是甚麼?其前景及趨勢為何值得投資界如此重視?|李論實踐

ESG投資不只是綠色貢獻 更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

市場普遍認為ESG只是一個綠色投資,只與環境相關,是一種綠色貢獻。其實歷史上有多個案例證明,ESG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為突然的投資損失做好準備。

其中一個例子可以參考2018年Meta Platforms Inc.(前 Facebook)和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隱私問題。兩家公司因為互相交易了 8700萬個Facebook用戶的個人數據,導致Meta Platforms的市場價值損失了數十億美元。從這些事件中逐漸令投資者意識到ESG的重要性,並要求公司要提高披露的透明度和監管。

更多內容:ESG表現較佳公司 波動市下抗跌力更強!惟評估方法易存差異|李論實踐

不應只著重環境因素 忽略社會和管治

在考慮ESG投資時,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只著重留意環境因素,因為環境的指標較易量化,加上現時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令環境因素往往掩蓋了社會和管治因素。然而社會和管治是所有投資者和公司利益相關者要留意的重要風險。部分投資者認為社會指標難以評估,缺乏可量化的比較,但其實可以透過公司內部制定的標準和規則來量化勞動安全等社會指標。

管治是ESG的最大基礎

而管治更是ESG當中至關重要,因為公司的管理團隊是決定如何執行ESG。要有良好的管治,才能有效將ESG政策實踐,故管治是ESG的最大基礎。在ESG投資當中,考量環境、社會、管治的權重不會完全相等,但會以相對平均的權重進行評分。

另一個比較大的ESG迷思,是市場會擔心公司或機構以「ESG」旗號進行「漂綠」行為。下星期再與大家分析。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李穎琳為利達資產管理ESG及投資者關係高級主任,其主要負責在ESG領域進行分析研究及進行投資者教育工作。她曾接受多個媒體,包括NowTV、新城財經、星島日報、阿思達克財經及HKET等有關ESG主題的訪問,並在LW利達的YouTube頻道主持《ESG你要知》及《李論ESG》節目。此前曾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擔任高級財經主播。於財經媒體傳播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包括財經報道,節目製作和新聞寫作等。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