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資金流向指標五個區域的操作探討|上回談到蔡金資金流向指標 (Chaikin Money Flow, CMF) 的應用,除了與中軸的互動觀察,該指標的擺動範圍介乎 -0.300至 +0.300,可分為以下五個區域:

  • +0.250或以上:買方的購買動力壓倒賣方的沽壓動力
  • 介乎 +0.100至少於 +0.250:方的購買動力強於賣方的沽壓動力
  • 少於 +0.100至大於 -0.100:買方的購買動力及賣方的沽壓動力均未見明顯優勢
  • 介乎 -0.100至大於 -0.250:賣方的沽壓動力強於買方的購買動力
  • -0.250或以下:賣方的沽壓動力壓倒買方的購買動力

如何應用到股份操作上

今日探討上述五個區域如何應用到股份操作之上,透過參考指標的數值位置,理解當時買方的購買動力與賣方的沽壓動力,到底哪一方佔邊,再決定作出買入還是賣出股份的部署。

從上述五個區域的相應解釋,大家應可初步瞭解CMF值在 +0.100或以上,買方的購買動力較強;而在 -0.100或以下,則是賣方的沽壓動力較強,故此見 +0.100或以上,才值得考慮買入股份;相對見 -0.100或以下,才值得考慮賣出股份。

要留意「物極必反」的道理

不過也要留意「物極必反」的道理,倘若買方或賣方處於壓倒性優勢,如此勢態不能長期保持,隨時變為「強弩之末」,佔優一方的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繼而便是另一方的反撲,股價走勢出現「轉角」。因此,當CMF值在 +0.250或以上,應視為「超買區」,已持股的投資者要有離場的心理準備。

以比亞迪股份為例解說

至於CMF值在 -0.250或以下,會視為「超賣區」,表示有意買入股份的投資者可趁機進場。以比亞迪股份 (1211.HK)為例,於2021年10月18至20日CMF值為 +0.168、+0.193和+0.274,當時數值在上移並見10月20日處於 +0.250或以上的「超買區」,意味著股價隨時見回落。

全部數值都屬「超買區」

不久於2021年10月22至27日橫跨四個交易日,CMF值在 +0.281、+0.274、+0.266和+0.265,全部數值都屬「超買區」。不要以為數值在下降預示將會離開「超買區」代表股價要回到安全水平,實則反映股價強勢不再,已持股的投資者應考慮離場。

遠高於CMF值的升幅

值得留意於10月22日錄得 +0.281,為2020年10月30日 (+0.223) 以來最高,可見處近一年新高,而於2020年10月30日和2021年10月22日的CMF值分別為 +0.223和+0.281,後者高出26.01%;相對股價收報154.10和295.40元,累升達91.69%,遠高於CMF值的升幅,所以應對股價後續走勢有戒心。

2021年高位後股價見回落

事實上,於2021年10月26日高見324.60元,為2021年的高位,之後股價便見回落。而於10月27日收報308.80元,已較324.60元回落4.87%;更於11月1日低見280.60元,跌幅擴大至13.56%,及至12月21日進一步低見247.00元,為10月12日以來 (相隔超過兩個月) 的低位,較324.60元累跌23.91%。

CMF值跌破中軸由正變負

當日的CMF值為 -0.148,除了遠低於10月27日的 +0.265,亦已跌破中軸由正變負,並見在 -0.100或以下,確立賣方的沽壓動力佔優,充份反映於10月27日離場是明智之舉。

普遍股份的常態擺動範圍

另想指出上述CMF值擺動範圍介乎 -0.300至 +0.300,嚴格來說,這是普遍股份的常態擺動範圍,當面對股價單日大升或大跌見兩成或以上,存在跨出上述區間可能,進入「極度超買區」或「極度超賣區」。

不宜視為交易操作的鐵律

故此上述五個區域只供參考,不宜視為交易操作的鐵律。若於CMF值進入「超買區」,已持股者離場,其後股價進一步上揚,令CMF值進入「極度超買區」,只是早了沽貨,賺少了對投資者影響不大。可是若於CMF值進入「超賣區」便進場,誰知股價仍要再跌,令CMF值進入「極度超賣區」,投資者賬面錄得顯著虧損,後果不堪設想。

CMF值進入「超賣區」後 配合CMF值朝向中軸

因此,較合宜的操作方法,除了見CMF值進入「超賣區」後,需配合CMF值由 -0.250漸見上移,朝向中軸,再考慮進場為佳。

有關CMF值於「超賣區」的個股操作案例,下回再與大家分享。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