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做投資分析時,不少人都會參考過往的成交價位,以作出分析甚至是預測。例如物業市場,最近該類單位的成交價為$500萬,人們就會利用這個價位去作判斷,不過就算是同一個$500萬,也可以有不同的代表意義。

【投資入門】20,000元非藍籌股票組合|3類投資者3類策略:保守型、進取型、平穩型

投資入門|成交量有無分析價值?

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成交量,當市場的成交稀少時,其價格的代表性亦有限。例如該單棟樓剛成交為$500萬,但近幾個月只得這成交,由於成充少,可能會出現偏離市場價格的情況,即是說,不排除該業主很心急放盤而低價沽,或買家心急入貨而高價位,故價位未必能代表市場。

價位未必能代表市場

即是說,雖然真實地成交了,但由於數量少,其他想放盤的業主,以及其他想買樓的準買家,都未必認同這個價位。所以,當市場出現乾升時,當市況逆轉,出現快速乾跌是可能的事。

【投資入門】頻繁開App睇股價不是好事?「買入並持有」才是終極策略!別再受困於短期波動

成交量作預測不一定準確

而成交量除了反映其代表性外,亦可對後市作出預測,但這預測不一定準確,因為市場的變化很快。例如樓市近期上升了5%,當中不是乾升,而是有大成交配合,這反映市場有大量的買家,就算價格不價上升仍不斷追入,反映市場需求很大,樓市要下跌不是短期的事。

市場變化很大

不過,由於市場的需求與供應會隨時間轉變,因此在中長期,之前分析的因素未必有用,因為之前的需求大,但當過了一段時間後,種種因素都會變化,無論是外圍還是自身財務情況都有可能變動,他們自己的心理因素亦是。

投資入門|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選股時睇4個內在價值!避免因市場氣氛亂做決定

價位及成交量只反映現時市場情況

例如之前抱再遲買樓市就會更貴的心態而入市,而當市場冷靜下來,發覺遲些買未必會貴,反而有可能更平,原本想買樓的計劃,變成再觀察一下。因此,憑價位及成交量只能分析到現時的市場情況,而往後市況的走勢,就不一定有用。

樓市與股票不同

另外,樓市與股票不同,股票每一股都是一樣,但物業每一個單位都不同,是唯一與獨特的,這情況在單棟樓就更甚。所以,當分析成交價時,要同時分析該單位的樓層、座向、大小、獨特性,這才能作出更全面的分析。

未必有實在用途

而在投資市場,如股市方面,不少人都會用成交量去分析,這或許能分析到現時市場的情況,但對於後市的預,則未必有用。

與樓市同理,成交量少的時候,其市場代表性較低,若這時出現乾升或乾跌,快速轉向是有可能的事。而市場有大成交配合,若出現大升或大跌情況,就反映市場上的買入動力或賣出動力很大。

是否能再上升是另一回事

不過,就算有成交去上升,是否能再上升則是另一回事,例如股票A由$95有大成交買上至$100,而現時的$100其實已反映當刻的市場力量,之前$95至升至$100反映該價市場認為平宜,所以有大成交不斷買入。

理財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專家身分致富!讓金錢自動湧向你而來|龔成教室

以價格成交預測後市不一定有用

但當到達$100市場已認為是合理價,是一個平衡價位。而當股價升至$101時,可能市場已認為貴,因而有不少沽盤出,所以升不上。但得出一個結論,之前雖然有大成交配合令股價由$95上升至$100,這雖然反映市場有買入的動力,但不一定會將股價繼續推升。因此,以價格成交等方法去預測後市走向,不一定有用。

只反映短期情況

因此,價格與成交往往只能反映當刻的市場情況,但分析後市成效存疑,更何況,人們以此預測後市要有一個大前題,就是其他因素沒有改變,但這個前題在現實中難以出現。

投資市場的變化太快

因為投資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快,只要外圍因素改變,市場的供應需求就會改變,利用之前價格成交量去分析供需,以預測市況,已變得無作用。

另一方面,一隻股票的實質價值源自企業,而企業的業務情況會不斷變動,故其價值亦會變動,所以憑過往的股價及成交量等資料來預測股價走勢,其實不可能。

投資入門|止蝕不是單睇股價

止蝕是投資基本中的基本,是成功投資者的必要元素,但現實的情況卻是,10個投資者中有9個仍未能做到,這亦解釋到為何散戶在股市中輸多贏少,往往更是贏粒糖輸間廠。

股票投資有不同的止蝕方法

坊間普遍所教的止蝕,只單純以價格為中心作出發點,例如買入價是$10,「專家」會建議你當股價跌了10%,到$9時執行止蝕,以減少損失,將風險限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這種止蝕方法並非以原因、理由等因素而啟動,只單純以買入價比較去執行,好處是將個人的因素減低,如同程式般去執行,對不少散戶來說,這的確是可取的方法,不過我自己卻不會採用。

自相矛盾的做法

我自己不用這方法的原因,是因為單純憑下跌某百份比而止蝕,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做法。當我們想買入某東西,當然希望越平越好,所以當價格越平,理應有更大的買入理由。

例如我準備以$10買入股票A,我想買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股栗A好,若股價跌到$9,即是更加平宜,我作出的買賣方向應是買入,甚至買入更多,方向上而非沽出。但奇怪的是,因為我之前買入了,所以到更平的時候我的投資方向要因為我的持貨而完全改變(即是更吸引的價格,卻做出相反的決定)。

投資方向因持貨而完全相反

即是若我之前無貨,$9值得買入,但因我之前有貨,$9變成了沽出。這就是坊間止蝕方法矛盾的地方,投資方向因持貨而完全相反,投資方向(即買或賣),應該是取決於預期上升或預期下跌,或是現時是平過合理值或貴過合理值,而不應被我貨的因素而左右投資大方向的。

什麼時候才啟動止蝕?

雖然我自己不用這種止蝕方法,個這方法對於完全不作止蝕、或初學者來說,是無方法中的方法。

那我們應怎樣作出止蝕行為呢,而我們什麼時候才啟動止蝕呢?

理財方法|25歲開始每月只需投資1,900元!65歲便有1,000萬|龔成教室

買入的理由

首先,買股票不是賭博,每一次投資都要有充份的理由支持,例如我買入那股是因為A、B、C、D、E這5個主要理由,經小心分析後,我推斷這股能升1倍,又或我評估到這股的合理值於$20,而現價只是$10,所以現價吸引,可作出買入這動作。

當價跌價$9時,若A、B、C、D、E的因素仍在,我就無必要在更平宜的時候作相反的投資方向,即止蝕的理由並不存在。

止蝕的觸發點

只有當A、B、C、D、E的因素已不仍在,或其中的已改變到與原先不同,即是這股已變質,這就是止蝕的觸發點。當初買入的理由已不存在,就成為了沽出的理由。

這是一個很合邏輯的情況,當我們因為某理由買入那股,而那理由已不存在或與原先我們認為的已不同,沽出是很合理的行為。這時,無論股價是否低於買入價,都不要留戀,立刻沽出清貨。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