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發布《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動態》報告,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和宏觀經濟持續恢復的背景下,2021年VC/PE(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新成立基金增長顯著,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實現雙增長,大額融資案例在多個行業湧現。

市場回暖 母基金增長迅速

該份報告指出,2020年下半年隨著防疫常態化,市場流動性提升,資本的信心得到修復,募資市場開始回暖。2021年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共9,748隻,同比增長27.8%。基金總認繳規模為8,025億美元,同比增長34.5%。

募資市場結構進一步呈現向頭部聚集的趨勢。1億美金以下的新成立基金數量佔比近90%,但資金總額佔比則只有16%,同比下降6%;而50億美金以上的基金數量佔比僅0.15%,但金額佔比達20%左右,同比上升11%。

從基金類型來看,母基金增長尤為迅速。2021年新成立母基金總規模達到1,017億美元,為2020年規模的兩倍以上,創近5年新高。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主管合夥人張楚東表示,母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國家對戰略性高精尖產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各級政府通過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和大型產業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更好地支持重點行業和企業,推動中國創新引領發展。

醫療健康、IT等最受投資市場青睞

2021年VC/PE市場投資整體企穩,總投資規模為1,992億美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0.2%,雖然與2018年3,184億美元的總投資額仍有一定差距,但顯示出後疫情時代投資者的信心已逐漸改善。

從投資數量來看,2021年總投資數量為8,773筆(包括未披露金額的項目量),與2020年投資量基本持平,小幅上升1.8%。2021年單筆投資規模(中位數)為900萬美元,同比上升47%,資金進一步向成熟期的項目積聚,顯示出投資機構風格趨於謹慎。

從地區分布來看,上海市在投資規模和數量上均領先全國。2021年上海市投資規模和數量分別為397億美元和1,534筆;北京市規模和數量分別為333億美元和1,503筆,位居第二。廣東、江蘇、浙江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前五個省和直轄市投資總額的全國佔比達87%,地域集中度較高。

從行業來看,2021年投資規模位列前五的分別是醫療健康、IT及信息化、互聯網、製造業、金融,分別佔比19%、16%、12%、10%和7%。

國內創投領域重心轉向科技創新

畢馬威中國通信、媒體及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陳儉德表示,從近兩年行業變化的趨勢來看,國內創投領域正在經歷由商業模式創新向科技創新的重心轉變,加大對高科技投資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政策方向。與此同時,科技創新的投資壁壘也更高,周期可能更長,這也要求投資機構對技術及行業趨勢有更前瞻和更專業的洞見。

從投資增速來看,VR/AR行業同比增長544%,位列第一。其次生活服務、區塊鏈、建築建材、人工智能、電信及增值服務、體育、公用事業、互聯網和化學工業等行業也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在去年房地產調控收緊和教培行業「雙減」政策的影響下,這兩個行業的投資趨冷,同比下降93%和76%。

2021年共有28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得不同輪次的投資。從行業分佈來看,半導體芯片(49家)、高端製造(29家)、醫療器械(15家)等細分行業最受投資者青睞。總投資規模超1億美元的小巨人企業共11家。

【人民幣匯率】年初以來跌約3%!渣打調低預測料未跌完!專家拆解人仔貶值2個原因

2022展望|行業復甦面臨挑戰 投資回歸價值邏輯

受新冠疫情持續傳播、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發達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等因素影響,2022年宏觀經濟的持續復甦面臨更大壓力,這對股權投資市場也將帶來較大挑戰。與此同時,以下五大趨勢值得關注:

  1. 股權投資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回歸價值邏輯,「專精特新」型項目受到更多關注。
  2. 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基金加速發展,成為股權投資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3. 投資機構向聚焦垂直專業化和擴大管理規模構建生態兩個方向發展。
  4. 股權投資份額二級交易市場發展加快,退出渠道進一步暢通。
  5. 投後管理逐漸成為PE/VC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快速投資+資本市場套利」的粗放模式將逐步退出,「商業評估+投後增值」的理性投資方式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比特幣走勢2022|中非共和國成全球第2國家列Bitcoin為法定貨幣|分析:料年內幣價見10萬美元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