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研究】小時候我們或許曾夢想過成為太空員、科學家、飛機師、運動員、教育工作者、醫護人員等等,然而隨著時光流逝,在成長路上,我們似乎漸逐遠離曾經訂立的夢想和目標,變得喜歡活在回憶中,並在腦海中重演「如果當初······,一切便會很美好了﹗」,對於那些錯過的選擇總是感到後悔失落,甚至覺得人生因而留下遺憾。

1億元是甚麼概念?教你計「非金錢收入」價值!做億萬富翁唔難|生涯拼圖

後悔心理學專家吉洛維奇教授(Thomas Gilovich)做了一個長期研究,嘗試找出到底人們最感到後悔的事情會是甚麼呢?在早期的研究發現,約75%的受訪者傾向對他們「未曾完成的事情」感到後悔或遺憾,而非「所做過的事情」。

「得不到」往往最令人們後悔

即使以不同文化的國家如中國、日本及俄羅斯作研究對象,亦得出相同的結論。換而言之,在「沒有嘗試」過的情況下,「得不到」往往是最令人們後悔的;相反,只要「嘗試過」,不論結果好與壞,人們出現後悔的機率便會減低不少。

「搏盡無悔」有一定道理

研究同時指出,人們之所以為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感到後悔,主要是由於對那些沒嘗試過的道路,有著無限美好的想像。如此看來,人們常說的「搏盡無悔」(Try your best and no regret)無疑是有一定道理。

2018年研究:人生最大憾事是未能實現「理想自我」

而隨著研究的深入,吉洛維奇教授對導致後悔的成因有更多的了解。根據其於2018年做的研究結果,發現約75%受訪者表示人生最大憾事是未能實現「理想自我」,如未實現的夢想和目標,而因未能實現「應該自我」感到後悔只佔約25%。但這結果對我們避免後悔有甚麼作用呢?

「惟有讀書高」價值觀根深柢固!認清天賦、選擇適合的路更重要|生涯拼圖

人的自我概念可分為3種

簡單來說,人的自我概念可以分為「實際自我」、「理想自我」及「應該自我」。「實際自我」顧名思義,就是現實中當刻的自己;而「理想自我」則是想成為的自我(want to be);「應該自我」則是基於義務和責任,覺得自己應成為的人(should be)。而包括後悔、失落等負面情緒的產生,往往是由於實際自我未能成為「理想自我」或「應該自我」。

理想自我(want to be)VS 應該自我(should be)

那為甚麼大部份人的人生最大憾事往往是未能實現「理想自我」(want to be),只有少部份人的憾事是未能實現「應該自我」(should be)呢?主要原因是,「應該自我」由於是和責任及義務有關,往往有明確的規條供人們去跟從及遵守(如要準時上學、遵守校規、交齊功課),而且也會有一定的外力及自我期望驅使個人去做,因此,人們多少都嘗試過去成為「應該自我」,即使做不到,套用本文最開始所指出的理論,因為「嘗試過」,所以遺憾的機會便低了。

想成為怎樣的人

相反,「理想自我」主要是和「想成為怎樣的人」有關,但一來,這和「應該自我」不同,沒有明確的規條或方向供人們去跟從及遵守,如果人們不經自我反省或他人引導作清晰思考,可能連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都不知道。

驅使一個人去嘗試的原因

在這情況下,連「理想自我」的樣子也未想像到,更遑論「嘗試」成為「理想自我」了。另一方面,由於理想自我只是「想成為」(want to be),不是「應成為」(should be),故此,往往不會有外力或道義責任驅使一個人去嘗試。

金融專家花36年研究:發現7個常見觀念!不知不覺阻自己發達!包括追求穩妥、討厭工作...

自我激勵能力

因此,即使找到「理想自我」的樣子是怎樣,但除非自我激勵能力相對強,不然個人也不一定會去嘗試實行。在這情況下,大部份人可能終日為嘗試成為「應該自我」而努力,卻沒有嘗試過成為「理想自我」,那自然大部份人都會為未能實現「理想自我」而後悔了。

「生涯卡」、「生活興趣探索卡」

那如何才能避免這問題出現,令人生不用在悔憾中度過呢?在生涯規劃中,固然有一些工具如「生涯卡」、「生活興趣探索卡」等,協助個人去了解「理想自我」是怎麼的樣子,但即便沒有,個人也可以自己思考,到底自己「理想的樣子」是怎麼樣呢?

將自己的「理想樣子」具體地寫出來

在執行層面,個人亦可透過不同方法作自我激勵,或將自己的「理想樣子」具體地寫出來,然後與身邊親友分享,透過他人監督以鞏固前進決心,令自己在沒有道義責任驅動的情況下,仍能向著「理想自我」進發,避免人生出現悔憾了。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劉心瑜是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MBTI 性格類型測評認證施測師,註冊調解員。相信生涯是由一連串的生活角色拼湊而成,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對世界和對自我的認識,一步步拼出自己生涯的美麗拼圖。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